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理论探讨 正文

探索大化农村发展模式 壮大瑶山特色产业

2015-05-12    来源:大化县政协 沈向农    点击:971次

探索大化农村发展模式  壮大瑶山特色优势产业

撰 稿/沈向农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在优势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基本条件的综合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有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今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然而,欠发达民族地区、大石山区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路子?我们本着“关注民生、务实为民”的理念,带着“如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一问题,于5月中下旬,深入全县8个村考察调研,并赴广西“最美基层干部” 吴天来的家乡――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等地考察学习,探索农村发展模式,助推大化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一、大化县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及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等地的做法和经验
        (一)大化县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状况
        5月15至19日,调研组深入贡川乡清坡村、共和乡皂江村、弄乐村、百马乡中和村、古河乡古河村、七百弄乡弄腾村、都阳镇都阳村、六也乡边弄村和吞依村开展农村产业调研,发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状况令人欣喜,各村有各村的特色,比如:清坡村的养牛产业、皂江村的甘蔗间种西瓜和水果产业、弄勒村的竹鼠养殖产业、中和村的种养一体化、古河的药材种植产业、七百弄的农家乐、都阳村的连片葡萄种植产业、边弄村的野葡萄种植产业、吞依村的种桑养蚕产业等,都搞得不错,给当地部分群众增加了收入,特别是吞依村的种桑养蚕,就使蚕农每年增收万元以上,全村年人均增收达500多元;皂江村种甘蔗1285亩,给全村人均增收2637元,占该村年人均纯收入4990元的52.84%,超过我县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上述几个村初具特色优势产业雏形,全县“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二)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等地的做法和经验
        我们在掀起学习吴天来的先进事迹的热潮中了解到:凌云县陇雅村在党支书吴天来的带领下,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村貌大变样,山变绿了、村变美了、人也变富了,一条条宽阔的公路连接千家万户,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实现了家家户户通电视电话,还有部分家庭买了小轿车,该村终于圆了生态梦、交通梦、安居梦,如今正在向“小康梦”进发。为引导各村干部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模式,引导和带领群众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脱贫致富,推动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我们于5月下旬到吴天来的家乡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考察团每到一处,都被当地的美好景象震撼了。
        据了解,十几年前,陇雅村还是一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的穷山村,1995年,一批青海大学的学生到陇雅村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陇雅环境恶劣,根本不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种地方的农户如果不搞易地安置,永远走不出贫困。”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比大化现在的山区村还要恶劣,当时他们的水、电、路基本不通,他们出门就爬坡,饮水靠马驮,点着煤油灯过生活……。陇雅村的条件这样差,为什么能发生翻覆地的变化呢?经考察,我们了解到,该村有两条好经验值得借鉴:
        1.在新一轮扶贫攻坚大会战中,该村党支书吴天来带领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不断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打造新亮点,探索新方法。让十年前曾是“老、少、边、山、穷”的陇雅村,变成如今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的富裕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2.陇雅村群众发扬“不等、不靠、不要”的优良传统,主动加快产业发展,增加产业发展种类,形成独具大石山区特色的产业,增加山区群众收入,为大石山区群众增收探索出了一种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桑蚕、养猪、中药材、石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并全力进行道路硬化、房屋改造、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示范村”。
        一是做大做强桑蚕产业。走进陇雅村,一幅长20米、宽6米的规划图,勾画出整个陇堆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郁郁葱葱的桑园把整个村子包围着,一座座样式新颖的小楼错落有致,红砖、白墙、绿瓦,使庭院显得格外漂亮,条条水泥路、石板路连村入户,村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恰似一座桃源式的小山村。 “早几年村里不是现在这样子的,是种桑养蚕富了我们陇雅村。”村党支部书记吴天来说,陇雅村属纯石山村,居住着壮、汉、瑶民族,耕地面积1050亩,以前以种植玉米为主,从2002年开始,县、乡两级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找好致富门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桑养蚕项目。从2002年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几千亩,全村有90%以上的农户养了蚕,至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400元增加到2500多元,至2011年突破了5000元。如今,陇雅村已成凌云县养蚕第一村。种桑养蚕是大石山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陇雅村自2000年起便开始发展种桑养蚕业,如今已是全县远近闻名的桑蚕生产大村。2012年,陇雅村更是把种桑养蚕当做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支柱产业来抓,现在全村桑园种植面积3151亩。同时,为把桑蚕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该村成立了种桑养蚕协会,全村369户养蚕户全部加入协会。并充分利用桑枝,延长桑蚕产业链,不断完善该村的食用菌种植经营模式,增加种植品种,食用菌基地年产量达40万棒,产值约100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在陇堆屯,村容村貌酷似城镇,村民大都还是住平房,但该屯的猪却普及了“小洋楼”,屯里几乎家家户户有“猪楼”,许多村民通过养猪走上了致富路。陇堆屯地处大石山区,土地稀少,以前,村民想了许多发家致富的门路,但大都难以突破缺地缺水的瓶颈。如今,发展养猪业成了他们致富的一条捷径。2007年以来,陇雅村以陇堆屯为试点,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建有猪舍42间6150平方米。2012年,该村更是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猪花、商品肉猪的养殖。现该屯存栏商品肉猪800头,养殖母猪500头,其中能繁母猪145头,年产猪花4350头,年可出栏商品肉猪6000头,年销售猪花和出栏商品肉猪产值可达500万元。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特色产业。陇雅村还发动群众利用坡地、荒山,大面积种植金银花、板蓝根、“十大功劳”(常绿灌木)等中药材。2012年3月,陇雅村在凌云县农业产业项目村“两委”竞标中争取到了500亩的林下中草药种植项目,现已经进入育苗阶段。陇雅村群众积极响应,结合村内的地理状况,发展中草药种植,现在共有1387亩。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陇雅村群众看准了铁皮石斛的发展空间,自发组建起科技公司,进行种苗繁育,将在全村内大面积推广种植。此外,陇雅村还充分利用大石山区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群众搞石材加工,发“石财”。该村现有石材加工厂3家,近两年来生产的石碑、石柱、石凳、石桌、石狮等产品,创收100多万元,使全村120多名剩余劳动力有工做,有钱赚。
        四是产业协会促发展。陇雅村还根据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积极引导经济能人参与创办各类农村经济协会,把分散在各个村组的党员致富能手按产业类型组织起来,通过党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动农户,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陇雅村在相关产业中成立产业协会,由协会来规范生产,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现在该村已建有桑蚕、药材、养殖、劳务输出、党员互助等5个产业协会,会员达60多人。此外,还在协会中推行股份种养合作制,在双方获利的基础上,对有劳动能力却没有经济头脑的农户进行扶持。目前,全村已有17户贫困户获得协会的帮助,资金达40余万元。现在有了协会帮我们协调好销售的事情,种养出来的农产品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二、大化县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据调查了解,目前大化县山区村特色优势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仅停留在自发阶段,发展缓慢,而且发展还不平衡,150余个行政村,仅有不到10个村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雏形,全县“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经过实地考察学习,政协委员和村干部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对照检查,发现了自身的差距。经分析认为,我县山区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缓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首先,县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山区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本县自然条件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小,规模经营空间严重不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困难面大,于是,在实施中,只重视一些试点的运作,应付检查,没有釆取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对全县自发形成的特色优势产业,如上述的清坡村养牛产业等,也没有加以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资金投入不足,让其自生自长,发展极为缓慢。目前,全县大部分特色产业的规模偏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乡村干部片面地认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上级的事,乡村一级无权无钱,上级没有硬性仼务,就不作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不主动探索研究,也没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甚至对本乡本村自发形成的特色优势产业,仿佛视而不见。再次,在农村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力不多,有知识、观念新、懂技术的农民更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缺乏素质高的乡土人才;同时,由于缺乏引导,信息闭塞,多数农民对自己的种养方向不明;部分农户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着眼于眼前,各种各的地,小富即安,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缺乏参与的激情。
        (二)缺乏吴天来式的领路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干部。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规模发展格局,没有各级各部门的努力特别是象吴天来这样的组织者和领路人,是做不到的。吴天来八十年代末已是一个经济能人。有了钱,先富了起来,但他想的不是个人的富,而是全村的富,他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抱着“为了生存,永不放弃”的信条,带领全村群众抬杆架线、修筑公路、建造水池,先后垫支了70多万元。当基础设施完善后,又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使群众有增收的渠道。我县153个行政村,虽也有象岩滩下皇村党支书的覃伯群、古文乡乃良村的党支书韦焕吉等群众致富的领头人,但尚不很多,且比起持之以恒抓山村经济发展的吴天来同志,还差得较远。
        (三)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基层干部的引领和广大群众的实干。要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的激情,就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就要强化培训,掌握技能。然而,多年来我县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工作中,宣传、培训工作远远不够。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只停留在会上“讲一讲,文件发一发”的层面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主动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基础性工作滞后。首先,配套扶持政策滞后及配套项目缺失。一是配套政策不完善,比如,发展母猪生产,到目前,没有一个保价收购猪仔的配套政策,让农户自已“跟着感觉走”,价高时养殖母猪,价低时杀掉母猪;二是产业配套项目缺失。比如,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到目前,没有一个桑蚕产品深加工的配套项目,让蚕农自已“原始耕作”,廉价卖蚕茧,费时费力费土地资源,收入不高,致使出现价高时种桑,价低时拔苗的恶性循环现象。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3400多个自然屯,有一部分自然村屯还是“三不通”,处于山高谷深地带的村屯,修路成本高、架电网跨度大,拉管饮无水源,交通运输不便,实施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成本较大,难度更高。比如,百马乡六任村14个自然屯,基础设施太差,仅有村部所在地和莫洋屯通车,其余的自然屯,运输还是靠原始的肩挑人扛。再次,无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最适合发展的,一是种桑养蚕产业(产品运输方便,山区平原村屯均可发展);二是野葡萄种植产业(不占耕地,投资不高,管理较为简便),但无龙头企业来带动,产品无法就地深加工,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五)机制创新不够。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二是对全县自发而初具特色优势的产业,未作积极的引导、扶持,致使项目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极低,产品质量、档次、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高;三是劳动力素质不高、生产要素分散,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形成骨干支柱产业。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太重,培育扶持专业大户、联营组织等做得远远不够,市场发育程度低。五是缺乏营销组织或团队,农民市场信息不灵,产品销路不畅,挫伤了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严重影响。
        三、发展瑶山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目前,我县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特色优势不强、带动能力不大、组织化程度不高仍然是制约我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要发展全县特色优势产业,我们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需要政府、干部群众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大意义,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彰显特色,发展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认为,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工作。一是学习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等地的做法和经验,组织基层干部群众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启迪思想,激发干部群众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二是对全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让专业的单位或人员,按照各乡镇的资源优势,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对全县自发而初具特色优势的产业,要积极引导与扶持,让原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要进一步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根据各村实际,确立特色产业,并组织实施。通过实行规划落实、资金倾斜、科技指导、社会帮扶等扶贫措施,抓好典型,示范引导。五是强化服务职能。从改善生产条件、优良品种引进、生产技术指导、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给项目实施农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六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项目实施点和农户,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情况,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乡镇政府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各乡镇要为土地流转创造必要的条件,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服务。要鼓励和引导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转让土地使用权,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培养好群众致富的“领路人”。毋庸讳言,目前全县村干部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各种政策法规不够了解,掌握村情民意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问题上认识偏颇。党委、政府部门,首先要培养好吴天来式的农村发展、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积极开展好“三培养”活动,把党员能人培养进班子,把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办事能力和服务能力。这对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村“两委”学习各种政策法规,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其办事和服务能力。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要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的激情,就要广泛宣传、强化培训,组织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种市场经济知识,让干部群众了解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转变小农经济意识和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增强“有大规模才有大市场”的经营理念,开拓创新,根据本地条件,在有能力的基础上,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教育群众发扬“不等、不靠、不要”的优良传统,主动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在农村大力普及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的能力,依靠科技促特色产业发展。在项目点上,组织群众参观考察,学习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开阔视野,改变过去“养猪只为过年,种地仅供吃饱”的传统习惯,积极参与优势特色产业开发。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加快解决“三通”问题,搞好“五改三建”即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行“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项目建设;对少数生存环境特别恶劣的贫困户,应在自愿的原则下,帮助村民易地搬迁,以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使其贫困户早日脱贫,减少实施整村推进,调整产业结构的难度,全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六)建立完善机制,培育支柱产业。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给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予 “定心丸”。 二是因地制宜,确立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模式,根据各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及地理位置等具体情况,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培育支柱产业。三是加强协会建设。建设和依托农畜产品营销协会,进一步完善其激励运行机制,在各个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点上组建农产品营销协会,培植营销组织或团队,为农民寻找市场、提供信息,保障产品适销对路,增强产业产品营销力度。四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减少政府行为,激励贫困户、村组干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搞好生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支持和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小额信贷、干部帮扶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种植、养殖业。鼓励“中间户”发展专业种养业,抓好典型示范,培育一批专业种养示范大户,培育支柱产业。
        (七)搞好招商引资,增强投资带动能力。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营造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内引外联,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建农副产品加工厂,解决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失问题,增强农户或集体的筹资能力,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支柱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编 辑:韦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