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乡文苑 正文

请叫我一声土茅台

2024-12-13    来源:韦添敬    点击:405次


       记忆里的味道/一味是天/一味是地/一味是山/一味是水/一味是生命/一味是大自然。请叫我一声土茅台,这是对大自然的一份尊重、敬畏和感激。

    阳光透过山岗,照射在脸盆大的弄场,微风徐来,绿叶摇晃,大自然银光闪闪。贫瘠的土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层层叠叠,如战甲、如龟壳、如鱼鳞,千山万弄、姿态万千、千里奔袭。玉米、黄豆、瓜苗、野菜、芭蕉等结伴而生,从浓绿走向浅绿、从浅黄走向金黄、从光秃走向丛生,走过一年四季。一年的收成来之不易,需要合理分配,并特别珍惜。选好的玉米或红薯,经过天水洗净细心蒸煮,配合酒曲进行系统发酵,散发出记忆里的味道。一套传统酿酒装置架得很高,随着火候逐渐加大,内部开始翻江倒海,像闪电划破苍穹,历经风雪,树树飞花,滑过枝叶,滴落在石壁上,在石缝中、树丛中、泥土中四处奔走,齐头并进,形成激流、瀑布、水洼和浅滩。谷物中的力量逐渐被激活,由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汇聚成一条线,流出了大自然的营养馈赠。酒精度从一度上升至两三度,到五六十度,再从五六十度降低至十几二十度,达到山弄里人们喜欢的口感。盛入八角碗中细细品味,这记忆里的味道,像谜像雾像土像雨又像风。存储在陶瓷缸里或“公文包”里,可售卖、待客、赠礼、宴请和自给自足等,是大自然中无比美好的恩赐和馈赠。多少春光灿烂,香醉人间数千年。

    这便是土茅台,飞天茅台是它的远亲。它是山弄里人们的劳动果实,大自然的宝贵财富。

    记忆里的味道/是一座房/一瓢水/一勺米/一家人/一道家常菜。请叫我一声土茅台,这是一方水土血浓于水的血脉联系。

    犹记得当年成龙唱着:“一条大路呦/通呀通我家/我家住在呦/梁呀梁山下/山下土肥呦/地呀地五亩啊/五亩良田呦/种点啥?”。歌曲朗朗上口,充满了对家乡的无限热恋。

    相比于梁山下,山弄里道路崎岖、山高弄深、崖壁纵横,既没有肥沃的土地,也没有大江大河的滋养,唯有战天斗地,绝处求生。一座座低矮的瓦房,一汪汪浅浅的山泉水,人们结伴而居,错落有致。一个乡(镇)约有十几二十个村落,一个村落约有几十个弄场,有人居住的约有十几二十余个。低矮的房屋依山而建、沿路而生、向阳发展,或分散开来、或集中在一起、或单独成一弄,红砖或木瓦型房屋别具一格,飞檐突出,按照“一楼为畜牧局、二楼为人社局、三楼为粮食局”的格局建造,人与牲口、人与口粮同住一个屋檐下,极乐融融。在房屋的前后或两侧大都留有一小块微型菜园,种菜、种瓜、种豆,四季常绿,果实累累,自给自足,如诗如画,世外桃源。用石头和混凝土砌成的家庭水柜依山邻房而建,收集来自山中的水源,为山弄里干涸的生命提供给养、光泽,只在开口处留下了一小片天,不忘饮水思源。

    家里的锄头、犁耙、背篓,畜粪、化肥、种子等都会被人们带到土地里,在贫瘠的土地上深耕劳作,有限的土壤中开出一道道口子,将米种、豆种、薯种埋进口子里,期待其尽快长出嫩芽并开花结果。天亮时为家里的土鸡、土鸭、鸽子等喂了些米,即可自由放养,大自然会给它们充足的养料,养出的家禽肌肉鲜美、含氧高钙、香味宜人;把山羊放到山岭上,以山间青苔绿草为食,阳光雨露,倔强生长,留下一条条羊肠小道,黄昏时分羊群自然懂得回栏;给饲养的牛和马拴上绳子,特别要虚心照顾和教导,拉犁、挑粪、背柴帮着一起干,地里长出最嫩的青草要先喂给它们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们最好的劳动伙伴;要给家里养殖的猪多享些福,土地里采集的菜梗、粮仓里最优质的米糠、市场上最营养的饲料要先给猪喂食,将其养得白白胖胖、肥头大耳,能让主家大吉大利,兴旺发财。

    住在这里的人们有着难舍的故土情谊,守着一亩三分地,在此出生、成长、热恋、成家、生儿育女、自然老去,最终回到大自然。

    记忆里的味道,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日三餐。一碗玉米粥、一碗苦麦菜、一碗火麻汤,吃着吃着就是一辈子。新收割的玉米晒干后,通过机子打磨成粉,装入竹子编织成的漏塞,准摆好山里挑选好的荆条,待水锅煮沸,荆条搅拌,将玉米粉均匀撒入沸水中,边撒边搅拌,根据不同口味调控米粉投入量,直到糊状。荆条搅动越久、越均匀,玉米饭就越芳香入味。将火麻子放入器皿,杵臼反复捣碎成糊状放入清水中,用过滤网去除皮渣,入锅煮沸,煮出米白色汤水。从地里摘来的新鲜瓜苗或苦麦菜,洗净放入火麻汤中,根据口味将青菜煮至微软即可出锅。盛入盘中,一份是绿意盎然、一份是洁白无瑕,既是一道人间美味,更是一份做人的道理。饥荒年代,火麻更是代替了油脂,成为贫苦家庭主要营养来源,帮助山弄里的人们走出艰难的岁月。一只土鸡从破壳而出到长成可食用,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纯野生放养让其显得极度美味,叫人垂涎欲滴。沸水退毛后露出金黄色的肌肉,唯有白切最能留住它天然的口感,出锅后的汤水再用来煮粥或汤菜更是一份美味佳肴。山弄里的人们也喜欢吃猪肉、羊肉,乳猪多为白切,肉猪、肉羊白切、煎炒、料理皆可。牛、马则多为售卖补贴家用。

    一波厨艺操作猛如虎,最终还需要一杯美酒来圆场。山弄里的人们爱酒,最爱土茅台,一是土茅台多为自家酿制、自给自足,二是土茅台节约廉价、品质保证,三是土茅台传统文化浓厚、养身养心。一年忙到头,或喜或忧,总得喝点酒。简简单单的家常小菜,独自一个人也能喝上两三杯。岁月泛黄的脸上土茅台苦涩中带甜,像那遥不可及的念想,需皱一皱眉方能饮得下肚。地里生产的野菜,参合着剁碎的青椒酱料,拌入玉米饭中,一同将酒香送进肚子里,色香味俱全,五脏六腑翻江倒海,让人无比满足。如有宾客、宴请,菜肴可以更为丰富,杀猪宰羊,白切、煎炒、清蒸等纷纷登场,土茅台按壶、按桶、按缸上,盛入碗中,互为恭喜、相为庆祝,载歌载舞、把酒言欢,从桌前敬到桌尾、白天喝到黑夜,无不欢乐兴奋、疯狂至极。如若亲戚姐妹、铁杆兄弟、忘年之交,土茅台则可作为厚重礼品,你来我往,加深感情。

    酒无根,却扎根带泥,便有了土茅台的称谓。记忆里的味道,与酒密不可分,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酒深深扎根基层,连接着山弄里的亲情、友情、故乡情,牢牢撑起人们的生活、情感、事业和精神世界。

    记忆里的味道/是一条路/一片天/一个向往/一道人生。请叫我一声土茅台,这是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追求。

    在山弄里居住久了,看见的只有家门前的那条山路。当你果断地迈开步子,历经千山万弄、千难万阻,抵达外面世界,你会发现这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大、更富饶、更美好。霓灯璀璨、车水马龙,山弄里的人们也有了出门闯荡的胆量和能力,进入大千世界、各行各业,在耕耘中、创造中提升自我,努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追求。与此同时,土茅台也得以迈出深山,走过千山万水、江河湖海、周游世界,带来了山弄里大自然的馈赠、乡村里的文化和记忆里的味道,与啤酒、葡萄酒、高度酒等同登高档场所、大宗集市、大型商超,更与远亲飞天茅台聊了个照面,对酒当歌,提高了知名度,增强了自信心,持续打出“公文包”的格局和美名。

    人生总是一场奋斗的历程,酒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山弄里的玉米成熟后总会被运出深山,销往外地,实现物有所值。石缝中的红薯藤长得很旺,藤蔓长出了界线,所到之处深深扎根,结出一个个红薯。它们都是酿制土茅台的原材料,是山弄里的精神食粮。只希望它们走得再远,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常怀念记忆里的味道,不枉此行。

    你听,这夜是如此的沉静。这吆喝声是如此的癫狂。赖有恰、蚁独良、散点斗、八码中......亘荣拜......

    再叫土茅台。

    (文/韦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