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瑶族宗教 正文

大化县雅龙乡布努瑶民间丧葬习俗——捡骨葬(图文)

2025-05-20    来源:韦汉国    点击:85次



挖捡遗骨现场。


 捡骨葬,就是人死后,先以棺木敛尸入土埋葬,待三、五年尸体腐朽后挖墓开棺,将其骨骸捡出并擦拭洗净晾干后装入金坛进行二次或多次改葬,让死者从泥屋住上金屋,也称二次葬、金坛葬、迁骨葬、洗骨葬或重葬,这是布努瑶对民间丧葬文化的传承与尊重,更是对死者的一种感恩与回馈。过去,布努瑶遵循“入土为安,千年不翻”的丧葬传统,对去世的亲人不但热衷“土埋”,而且挖的墓穴很大很深,埋的棺木很厚很实,单凭一两个人的力气,根本很难再挖得出来。此种“埋法”,除了怕被别人破坏以外,其主要弊端就是由于泥土潮湿,虫蚁又多,棺木容易被朽坏,骨头受虫蚁蛀没,不利于保护死者遗骨。另外,布努瑶喜欢“群埋”或“合葬”,他们很少考虑地理位置和风水好坏,只要埋下去的第一个逝者平安无事,就认为此地是宝地,其他过世的亲人就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并排而埋,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活是一家人,死是一家鬼”,由此渐渐形成了祖宗山、祖宗地或祖宗岭,哪怕后来搬迁到其他偏远的地方生活居住,这些祖宗山、祖宗地或祖宗岭仍然原封不动地保留着,使用权始终为他们所有,无人敢冒犯和侵占。因此,现在不少的布努瑶村寨,不难看到成片成岭的祖宗墓地的影子,每到清明时节,这些墓地插柳扬幡,烟幕缭绕,成为了一套独特的祭祀风景线,无不令人垂泪和断魂。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入,特别是到其他少数民族葬俗的影响,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布努瑶人民逐步改变了思维定势,对本民族古老的丧葬习俗进行了尝试和改革,纷纷把“泥土葬”改为“金坛葬”,将“一次葬”提级为“二次葬”,并一直沿袭和流行了下来,实现了传统丧葬习俗改革的飞跃。这不能不说是布努瑶丧葬文化的进步!

魔公祭祀现场。

安葬仪式现场。


       布努瑶捡骨葬是一种特殊的民间葬俗,其方法和步骤是:一是择定吉日。当逝者遗体入土三到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以后,主家认为可以捡骨之后,其先找一位地理先生根据死者的仙命寻龙点穴,确定风水宝地,选择黄道吉日,并拟定出日课,做好捡骨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购买金坛。主人提前购买一个金坛,以便将逝者骨骼装入金坛下葬;三是备齐祭品。祭品除了“三牲”以外,还要购买香烛、果糖、冥纸、冥币等祭品,以祭祀逝者在天之灵。同时要备好酒精、煤油以及卫生纸之类,用于擦干、烘干、抹净、消毒尸骨,确保入坛后不易受潮发霉;四是选定魔公师傅和捡骨者。魔公师傅身份不限,一般是魔公和地理公和为一体,双重身份,而捡骨者多为男性,且相隔67代以上,如死者为外公婆,女婿当首选;五是通知报信。即通知所有直系亲属以及亲戚朋友包括外嫁女、女婿、外甥等届时前来参加捡骨安葬仪式。前来参加捡骨安葬仪式的直系亲属、亲戚,一般都习惯性地拿猪、羊或鸡来“足挡”;六是“命”死者。按照选定的吉日良辰,要捡骨之前,首先举行简单的家祭仪式,其目的就是禀告死者,祈求死者同意捡骨。仪式开始时,主家拿来一个簸箕放在神龛前的地板上,簸箕里摆上一碗玉米粉、三张筷子和若干张砂纸,然后交由魔公师傅用咒语交“命”(猪或羊等)给死者,以便宰杀并煮熟。咒语的大意是“我说死者某某某,我讲逝者某某某,你入土已满五年,你入丧已够五载,今天是个大利天,今日是个大吉日,今天是个挖金天,今日是个挖银日,等下去挖你尸骨,等会去捡你遗骨,安放在大砖房里,安放在大瓦房中,你千万不能作怪,你万千不能作恶,现在有酒敬给你,现今有香点给你,你在卡旺就过来,你在祠庙就过来,你在屋角就过来,你在床头就过来,你在墓地就过来,你在坟茔就过来,过来拿酒拿去喝,过来接香拿去吸,过来清点生猪命,过来盘点山羊命,点命成为你份儿,盘命成为你份额。我说死者某某某,我讲逝者某某某,挖你遗骨放砖房,捡你尸骨进瓦房,让你告别泥土坑,给你离开虫蚁窝,你不能责怪儿女,你不能责备子孙,你不能怪罪亲属,你不能嫁祸亲戚,儿女无气你补气,子孙无力你补力,亲属有罪你豁免,亲戚有祸你解除,大发慈悲行行好,大施善举让让路。”七是挖墓捡骨。交“命”完后,即安排帮手宰杀猪或羊,经煮熟后切一块熟肉拿去到墓地,摆在墓碑前点香祭拜,魔公师傅又掷着竹筶,用咒语念道:“我说死者某某某,我讲逝者某某某,选定时辰已经到,择定时刻已经来,儿女准备挖遗骨,子孙即将捡尸骨,现拿猪肉来祭你,现拿羊肉来拜你,你过来领肉去吃,你过来接肉去用,你要同意挖遗骨,你要点头捡尸骨,万万不能乱反悔,切切不能乱反目,反悔起来事难办,反目起来事难成。”说完即可开挖墓地捡尸骨。当开棺即将见到尸骨时,首先撑开彩条布或雨伞遮住天空和阳光,因开棺不能直接暴露于光天白日之下,忌讳阳光照射棺材,忌讳骸骨见天,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开始捡尸骨时,一定由捡骨者亲自下手,其他人不要直接触碰尸骨,孝子更是不能亲自捡骨。捡骨是从死者的脚趾骨开始捡,最后捡到头盖骨及其他头部骨头骸骨且要严格按照骨头的位置和顺序来放,即左半身的骨头放在左边,右半身的骨头放在右边,脊椎骨等中间的骨头放在中间。也就是左脚放左脚、右脚放右脚;左手放左手,右手放右手;左肋骨放左边,右肋骨放右边,不能混肴犯太岁、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不要参与捡骨,否则会招来不测。如尸骨出现潮湿、黑色、霉斑、裹泥等现象的,全由捡骨者负责擦干、烘干、抹净和消毒。在装“金”时,要以金坛中的双龙戏珠的珠子为中心点而确定的中心线,按照“男朝龙、女朝凤”“左装左、右装右”的原则,根据人体骨骼的结构顺序来装“金”;八是大葬。装“金”以后,按照原先选定的宝地(新墓地),即将金坛拿去安葬。如还没有找到新墓地,可暂时寄放在山洞中或干燥处,待日后选择吉地后再进行安葬。安葬好之后,魔公师傅拿一只公鸡(有的用鸡血代替)、一碗清水和一把青茅草来进行“封墓”,确保新墓地上不漏风,下不跑气,让先人“安居”,子孙安宁。安葬是极为重要的仪式,魔公师傅都要掷着竹筶,念着咒语,对葬者进行叮嘱和训戒,对活人(以户为单位)进行招魂和警励。咒语的大意是“今天是个黄金天,今日是个白银日,今天是个娶媳天,今日是个嫁女日,今天是个抱子天,今日是个背孙日,今天是个上官天,今日是个赴任日,儿女挖你的遗骨,子孙捡你的尸骨,装在华丽的金宫,放进富丽的豪宅,安葬在神龙宝地,安放在金凤福地,某某(户主名)为了报答你,某某(户主名)为了感恩你,拿一头猪来给你,拿一只羊来分你,你不能责怪他们,你不能责备他们,他们一家十几人,他们一户十几丁,哪个没力你补力,哪个没气你补气,哪个没神你补神,哪个没劲你补劲,哪个灵魂去跟你,哪个精魂去随你,你用手挡来附体,你用脚踢回附身,你拿福气给他们,你拿福分给他们,你拿名气给他们,你拿名份给他们,你拿健康给他们,你拿长寿给他们,从今福禄千千岁,往后寿康万万年。”(图/文   韦汉国)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