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壮族在线 正文

浅谈大化壮族山歌及“三月三”歌节

2014-12-13    来源:黄文波    点击:3233次
 浅谈大化壮族山歌及“三月三”歌节

黄文波

 
壮族民间歌手 
        壮族山歌是壮族群众传统文化的瑰宝,“三月三”山歌节是壮族自己的节日。大化壮族山歌是红水河两岸壮族传统山歌的组成部分,是共同孕育、传唱、传承发展的。凤山、巴马、东兰、大化壮族群众都有“春节”、“三月三”传唱山歌的传统,且名声响誉。山歌鼎红的六、七十年代,在山歌节的日子里,红水河两岸壮族群众纷纷走出户外,四面八方汇集到自己的歌圩歌场,以唱歌听歌的形式交往交流,传情达意,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寄托期望,追求梦想,向往幸福,共同表现民族的爱憎与智慧。可以说壮族山歌是壮族群众认识自身和世界、表白内心多姿多彩情感的体现,是壮族群体互相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壮族同胞团结和谐的象征。
       壮族“三月三”山歌节其实是从农历正月开始,一直到三月末四月初才结束。这期间有“春节”和“三月三”这两个节日的气氛,加上农村农事也比较少,是劳动群众休养生息、外出走广,开展交际活动的最佳季节。因为有年成收获的快乐,农民肚子有得吃,身上有新衣服打扮,所以山歌便是这两个节日的陪伴,也反映农民生活富足以后的精神追求。唱山歌,听山歌,踏青郊游,把身植于人流和歌海,在欢声笑语中,感悟生活,品味人生,沐浴美好。山歌活动是一道壮族传统文化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为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有利地保护壮族地方民俗、民风、语言、礼仪、服饰等文化特点,使之保持鲜活,影响一代接着一代。
       壮族山歌在大化有两种格律,一种是七言四句,主要在都阳、北景、羌圩、岩滩、乙圩以北范围,一种是五言四句,主要在古河、百马、贡川、大化镇以南范围。两种格律不分仲伯,各有优势,相得益彰。历史上以五言四句称为欢,以七言四句称为歌。“欢”和“歌”均有押腰韵和脚韵,故又称“勒脚欢”或“勒脚歌”。不论是七言四句还是五言四句,壮族山歌都是以善于能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为特点,以内容丰富、表达灵活、语言干脆,具有壮家民族文化为特色。现场见喜即喜,见悲即悲,形容贴切,随即从心中唱出来,表述上可用“绘声绘色”、“入木三分”、“痛快淋漓”十二个字来概括。从传说的刘三姐时代,壮族山歌有诉苦、叙事、叙史、农事和情歌等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进步以及劳动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壮族山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越来越显示民族文化的特征,如见面歌、邀请歌、盘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壮族山歌中也有祝福、歌颂、赞美的内容,但一般是受人邀请和预约而酬唱,且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仪式结束唱也结束了。送别歌和情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情歌的尾曲,也是情歌的散曲。能唱到送别歌,说明对歌的男女双方已经达到依依不舍的地步。情切切,意融融。它不是简单的送别,它包含双方互相保重的嘱咐和叮咛,以及多少甜蜜的友爱,还有交代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等等,说不定还互相交换了信物。常见交换的信物有毛巾、手帕、布鞋,感情较深的还要交换相片。可谓是意味深长,让人动情动容。所以说,壮族山歌节哪里是仅仅唱歌对歌而已呢?只可惜在过去的年代里,男婚女嫁几乎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能在山歌里互相爱慕而成为夫妻的可是微乎其微。回想起来,不知遗恨多少少男少女,只有喟然长叹!
       传统的壮族山歌节可不像如今动辄就要摆擂台式主持什么的,它纯粹是群众自己自娱自乐的节目活动。从清晨开始到晚上,去歌圩的路上人流如织,男男女女,白发红颜,人人自信满满,笑容灿烂,一同享受着节日的欢乐。你呢,你想几时来就几时来,想离开就随时离开,往来穿行,任由自己。唱歌也没有限于固定的地方,河边,树下,青石上,你都会看到一双双一对对,美丽点点,很是景致。至于唱歌的歌手也是临时组合,只求声音和节拍吻合即可。一般情况下,想要和一对男青年或者女青年对歌就唱邀歌发出邀请,对方如果愿意很快就和歌回应。双方对唱几首,如果其中有一方觉得不满意就离开不理了,你得再去物色下一对。要是双方都觉得理想,那就用心用力,千方百计更让对方喜欢,得到点赞;接下来会不知不觉移动位置,互相靠拢或一起渐行渐远,如痴如醉,得意忘返……山歌对唱看似简单,却不知是要有功底的,比如熟悉道理、有生活经验、民族风俗礼仪要会,还有擅长交往语言,唱歌声音要好听,能够打动人。而要具备这些功底是要有所煎熬的,成熟不易。所以青年初涉世面,懂山歌、会唱山歌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不然不敢经意抛头露脸,底气不足的外出也不敢经意在亲友家投宿过夜,双双走在路上也会感到头背发凉。然一旦成熟,长了本领,便是感到扬眉吐气,春风得意。还希望再有名气。所以说,一场民歌对唱本身也在讲述民族民俗的故事,因此唱的人爱唱,听的人更爱听,一看见有山歌对唱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完全被歌声深深感染。这大概就是山歌的魅力所在。
       过去的岁月,现代的年青人没法体验,也就没有曾经经历过人的怀念和激情。那场景,那情感,过来的老人们每每回忆时眉飞色舞,谈笑可人。有说不完的话。如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山歌传唱提升到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感,这是深得民心的事。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得不断落实,在各级政府有效宣传、引导和推动下,壮族山歌活动得以蓬勃发展,不仅是节庆文化、乡村舞台的亮点,而且成为了休闲娱乐的时尚,让壮族群众欢欣鼓舞。目前,大化已恢复了的壮族“三月三”歌圩有岩滩镇岩滩歌圩、羌圩乡艾圩歌圩、乙圩乡巴岩歌圩、北景乡平方歌圩和贡川乡龙口歌圩。山歌盛会活动又再现了当年“这边唱来那边和”的欢乐场景,同时也展示了政府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局面。
       (编辑:韦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