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乡文苑 正文

蓝乙人:大风起兮云扬去飞

2014-12-18    来源:蓝乙人    点击:1092次

大风起兮云扬去飞

——记全国中学语文阅读写作教研中心优秀教研员韦俊如

口  蓝乙人
 
       一个政党唯有继往开来,才能充满生机活力;一面旗帜,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发扬光大。
       2012年11月8日,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了。最普通的乡村辅导员韦俊如通过互联网看到了开幕式现场直播,激动了,兴奋了,他思潮翻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韦俊如是个平凡的人,他高风亮节。从不讲个人利益,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幸,他从坎坷的小路向我走来。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挤出宝贵的时间为全国各地报刊写文稿,献计策,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而在不懈努力。
       站在我面前的是位乡村教师,是个天底下最普通的人。他光明磊落,他高风亮节,他刚毅的性格像竹子一样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崇高的品格像天山上的雪莲,幽默得让人感到那么和蔼可亲。
       韦俊如也是农民出身的,又是一介时代公民,他从苦难中走出来。他有过无数艰辛的跋涉,也有留下诸多未知的坎坷人生。面对全乡教育事业,他吐尽了蚕丝,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志男儿不轻弹。为了工作,多少个星辉之夜,骑着摩托跟着同志一道喷过弯弯的山道,越过红水河浪打浪的峡谷,几次翻车私立逃生,几次大难不死,爬出了人间的天堂。为了写作,他几乎跑过了整个广西以及大半个中国少数民族考察。在云南,他忘记了给远在广西乡下的孩子辅导作业,没来得及告诉妻子就又匆匆地上路了,进行了千里迢迢的旅行。然后在路上的见闻,就拿起笔写起来了。他有许多幽默故事都是从旅途中或在经历中发掘出来,然后就写成了一篇篇小小说或杂文之类的作品。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也有人拿来对号入座。可见,他的笔锋和社会阅历铸就了他这个深山里农民儿子一道靓丽的风景。
       他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同时也是个善于思索的人,这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从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其写作之勤奋,作品之丰富,内容之深刻,他任凭什么都能入文,这应该说是他的一大写作特色,笔锋一转就是一篇好文章,具有颇深的哲学理性。他像瑶山里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默默奉献,像染尽枫林的晚霞灿烂无比,人们都说,“韦老师是个好人!真像老黄牛一样无私奉献,他有孺子牛的精神。”
       河池市原文联主席蓝汉东先生给他题词,蒋介石特型演员刘永波给他题词并为他将要出版的书《冬天里的一把火》题写书名。我读了他在报上发表的许多文章,也读了他描写神奇农村的瓜香泥丸,读透了他童话里的密洛驼,也读懂了他沙漠柳的胡杨树。还读了那些不倒翁,读了他故乡神秘的故事传说……
       韦俊如一生爱好文学,也是位教育系统写作高手。多次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13年就要出版个人第一部书《冬天里的一把火》。如果说韦俊如是幸运的,能够得到蒋介石特型演员刘永波题词,不光是韦俊如文学作品中的《冬天里的一把火》,这里就是双关语境了,也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做人处事都是学问。余秋雨教授把苦旅当作最大的快乐,他在《文化苦旅》中说:“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十八大报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文学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处事也是如此。我想,这是一种新的气象,应该也是韦俊如同志通过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后所领会到的东西。作为文人,我们只有一种对太阳和理想的信仰。像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诗辩》一文中写道:“人是一个工具,一连串外来和内在的印象掠过它,有如一阵阵不断变换的风,掠过埃奥利亚的竖琴,吹动琴弦,奏出不断变化的旋律。”冬天来了,春天还会很远吗?艺术无界,大爱无疆,青春无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面伟大的旗帜。
       文学也是人学,学会写作首先要学会做人。执着于文学的实践与人类的良心,就是应该保持这一份特殊的缘,也就是所谓的人文情结。不论时代或者环境如何改变,文学都应当对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处境给与关注、探索和思考。闰土用沉默是金的方式自保自己,他选择比较安全的生存方式,因而沉默是金这句话成了名言,而难得糊涂一语又被人曲解并广为流传。因此,这句话成为人们的做人原则的圣经。这不仅使我们想起来先前我们在“走基层采访”中广西大化县江南乡碰到一个关于老师的话题。作为社会精神产品的文学已经引发了大转变,就是精神危机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这是人道主义的真正体现,也是一种趋于完美的写照。
       大时代呼吁着大手笔,有才气才有动力,精神支柱才会永放光芒。我读了韦俊如的学术论文,读了他40万字的全乡教育随笔,读了他在文联有关杂志发表的作品。他把文学当作人生一个动摇不了的信念,就像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一样,他告诫人们:“他们正在虚度年华,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空洞的欢乐和虚无的胜利上,只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野心,看不到社会面临的巨大危机。”他主张每一个人都有思考的自由:“世界上谁也无权命令别人信仰什么,或剥夺别人随心所欲思考的权力。”每一次我电话采访远在广西的他,心中都有一种触动心灵深处的感受,为他的追求所佩服。我想,也许这是一种牵挂原生态文化的因素。我还要感谢韦俊如,还要向他学习,向他致敬。    
       思考是智慧,思考是力量,思考是理念。思考是智慧者的力量,思考是实践者的信念。只有思考,社会才能进步;只有思考,社会才能和谐。一个优秀的老师,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了贫穷而落后的山村,因为故土情怀,他放弃了一切更高的工作目标……他无怨无悔,他问心无愧,像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爱岗敬业,孜孜不倦。“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本是同根生,何必煎太急?”我们从他的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工作平凡本色的轨迹:
       韦俊如,男,瑶族,大专文化,优秀教育工作者、作家,1967年10月15日出生,小学高级教师,1984年12月参加工作,实际教龄27年,现在江南乡中心小学工作,之前任大化县江南乡小学语文辅导员职务。历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新韵学会青少年人生教育专业委员会二级教研员兼特约主编、二十一世纪论坛广西分社研究员、蓝族赏识教育中华英才全国优秀教研员。
       1、2004年撰写教育论文《教育创新,教师完善自身的法宝》参加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2、2005年,担任江南乡“两基”攻坚办主任,带着全乡师生一起奋战在扫盲和控辍保学的第一线上,最终顺利地接受了自治区级的“两基”达标验收。
       3、2007年为顺应时势及政府要求,又加大对“两基”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夯实了“两基”的硬件设施及软件的档案工作。通过了国家级的高标准“两基”达标工作验收。由于工作出色,当年被河池市人民政府评为“‘两基’先进个人”。另,当年撰写的《小学语文课堂浅谈》获“炎黄杯”全国教师学术论文二等奖。
       4、2008年3月,又被大化县人民政府评为“‘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5、2008年9月被评为“全县优秀教育工作者”。
       6、2008年11月,获中华新韵学会颁发“中华当代改革创新教育人才文化艺术成就奖”。
       7、2009年元月,论文《开展创新教育要标本兼顾》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荣获“新韵杯”全国教师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而后因在文学创作上还获得突破,当代世界瑶族研究中心聘为“客座教授”。
       8、2009年3月,《二十一世纪论坛》杂志社和中华新韵学会聘任为“二级教研员兼特约主编”。同时被授予“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世界名人”荣誉称号和世界文化名人勋章。
       9、2009年7月,课题《发掘美·整合美·感受美》在参加广西教育学会第十一次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
       10、2009年8月,学术论文《谈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写作水平》在参加“炎黄杯”全国教师学术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11、个人于2003、2004、2005及2009学年度考核中均被大化县人劳局评为“优秀”等次。
       12、2003年下半年开始担任语文辅导员,主抓全乡老师的职称申报工作和全乡的教研工作。通过培训和指导,已有67位老师获得了小高资格;有399篇教师论文获得了县级以上的嘉奖。为推动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及推行素质教育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辅导员位置的8年间,主管的全乡语文科教学质量都达标以上。
       13、截至2011年12月底止,个人所发表诗歌、散文及小小说已达60多万字。为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付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4、2012年5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时代先锋优秀影响力人物欢聚在中国当代联盟暨“炎黄杯”全国蓝族赏识教育经济文化艺术树碑活动中成绩显著,被评为“2010—2012年度全国优秀辅导员”。
        当他拿着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的时候,当他走向领奖台的时候,当他拿着硕果返回讲台向祖国回报的时候,当他“黄沙北战穿金甲”远望着桑梓的时候,眼睛湿润了……他望着飘飘的国旗,望着桃李满天下的学子,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这是一位具有魅力的男子汉,击得响叮当,刚劲而有力。有人说,韦俊如是“七位一体”的传奇式人物,拥有一颗太阳的心。也有人说,他是瑶山赤子,是大山楷模,是中华精英,是世界文化名人……大爱无声赤子情,他赢在生命的起跑线上,涌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编辑:韦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