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乡文苑 正文

腊月情思(三题)

2014-12-30    来源:沈向农    点击:849次
腊月情思(三题)

□ 沈向农

冬  日
       枯枝黄叶的树,孤独成野外一道无奈的风景;无巢无依的鸟,瑟缩成北风中一圈可怕的寒冷;飘泊不定的灵魂,踌躇成城市里一个冻僵的行人……这就是冬么?是,也不是。因为,冬的内涵,要比萧索、冷漠的表象丰富、精彩多了。
       诚然,冬日没有春的碧绿,没有夏的火热,也没有秋的凉爽,但冬自有冬的壮美。江南,那满山的霜叶,更红于二月花;那遍地的黄叶,更是堆金堆银;更有那——北国飘飘洒洒的雪花,如飞絮铺天盖地,一夜之间,大地分外洁白。于是,伟人那些“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名句,便“顿失滔滔”,流传于世。是的,寒风冷雨的季节,大地展示的银装素裹,同样是美色一道。看那寒风中挺立的苍松,看那冰雪中笑傲的腊梅,看那满山遍坡的红叶,又何偿不是坚韧不拔的凝聚和火热壮美的展示呢?
       然而,冬日只垂青于有情有爱、勇敢勤劳的人们。一切装饰和虚伪、懒惰和丑恶,都会在冬天里瑟瑟发抖。只有真、善、美,才能在冬的考验中,显出原始的粗犷和自然的壮实,象大雪压下的青松一样;只有热爱冬天的人,才能超越于冬寒之外,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从容与伟大。啊,我们心与心的跋涉,有朝一日邂逅于冬的偶然,如果心中有情,严冬,必定升华到暖春;寒冷,定会被暖风驱逐。如果心中有爱,冬雪,便会来得坦坦荡荡,洁白无瑕.....
       挽住北风的袖,握着寒雨的手,用我们有力的双臂,热烈地拥抱冬天吧!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冬日的阳光下,我们彼此敞开心扉,携冬日一片洁白,去迎接那草绿花红的春天,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腊  月
       腊月,有些神秘,神秘中,又孕育着生机;腊月,有些寒冷,寒冷中,又离暖春最近……
       腊月的早晨,风很冷,吹过山岗,扫过树尖,刺入肌骨,却很清爽、刺激;腊月的早晨,雾很大,铺天盖地,氤氲弥漫,围紧了高耸的山峰,笼住了弯曲的小河,包裹了稀疏的村舍,但雾虽大而不重,雾虽朦胧却又醉人。
       腊月的响午,天高云不淡;田野虽空旷,田畴却一片金黄;山峦虽不绿,但霜叶却红于二月花。
       腊月的黄昏,虽冷却多情。充满思念与期盼:母盼子归来,妇盼郎回家;羞涩的村姑,也站在村头僻静处,揪着辩梢,深情地盼着渐渐被幕色模糊了的远山,无言地盼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幕色里……
       腊月的夜晚,很黑却温馨。一家人围着旺旺的炉火,尽情享受着安详与亲情。女人好不容易坐下来一歇,却双手闲不住。一针一线织寒衣、纳鞋底;男人则掏出挣来的一沓票子,一张张数给女人看,两口子有一句没一句,商量着过年的开销。老人也忙里偷闲,支起长长的旱烟杆,香香地吧嗒着,时不时还捡来柴禾往火炉里添;小孩呢,电视遥控器在手,一个频道接着一个频道地换,精彩的“外面世界”,陪伴着他们度过长长的腊月之夜…… 


腊月的乡村
       腊月的乡村,是一坛溢满芳香的醇酒,是檐下一挂欢跳喜悦的鞭炮;腊月的乡村,属于勤劳而殷实的人家,更是游子归心似箭的日子……
       腊月的乡村,女人不太象女人:衣物裹得太厚,面颊遮得太严。晨鸡未啼,挑水桶的女人,早已喀吱喀吱地走在雾霭里;晨曦未露,庄户人家的火炉已火光闪烁,村妇们敦厚壮实的身影,便在窗户纸上神神秘秘地摇曳。
       腊月的乡村,男人们更象男人:衣物可以不多,喝酒吃肉,可来得更慷慨大方,而且往往几杯“马尿”穿肠过,潮红涌上面颊来,心就更急、话就更多了。说年景,讲活路,总结得失,唠叨来年的打算。开心处,仰天便吐出一长串不假修饰的朗笑声:叙艰辛、道悲愤,抨击不平,诉说沧桑世事。动情处,便把酒临风,长歌当哭,肆意汪洋……
       腊月的乡村,农家的屋檐下,挂满熏熏滴油的腊肉,摆开雪白晶莹的粉丝,吊起喷香生脆的笋干和一串串灼眼诱人的红辣椒......这山村的腊月,家家户户散发出年节临近的芬芳。啊,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和冬的贮藏,掺和着四季飘洒的汗水,一起酿就这腊月浓酽的喜悦与四溢的香甜……
       腊月的乡村,月色最冷,却最撩拨思念故乡的人;北风更紧,却最牵扯游子的心。思念故乡的人,腊月便踏上归家的路;牵挂亲人的游子,如果事务缠身,回乡无期,也定会寄上一封家书,捎来一个暖暖的问候,或挂一个电话,把父母兄弟的身心,烘得炭火一样暖热……
       腊月的乡村,三十“团圆饭”最香,它温馨了华夏五千年。吃一口老妈做的年夜饭,精神增百倍;饮一杯老父斟的年酒,豪情长万丈;腊月三十除夕夜,兄弟姐妹围着年火守岁,那景那情,更比六月暖;濯洗一盆故乡的隔年水,生意更比春意暖,财源胜过水源长……
       啊,腊月的乡村,很冷;山村的腊月,很暖……

          (编辑:韦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