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研究 正文

大化县布努瑶民间主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调查

2019-03-25    来源:大化瑶学会 韦汉国    点击:2328次

大化县布努瑶民间主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调查
 
大化瑶学会 韦汉国
 
        布努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人口仅次于盘瑶的一个大支系,由于历史以及居住地域和环境的原因,他们长期过着游离迁徙的生活,其社会生产也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游耕状态,用于生产生活的基本上是简陋粗糙的工具,生产力十分低下,农业生产质量和生活水平不高。随着历史的发展,布努瑶人们逐步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并形成村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已由刀耕火种转向精耕细作,生产生活用具也在不断改进提高。从历史发展来看,布努瑶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具与其他各民族民间生产生活用具发展脉络相似,大致经历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半机械化时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轨迹中,由于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日常相互的交融交往,布努瑶族的生产生活用具既有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也有受到汉族、壮族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共性特征,大体包括木制类、铁制类、竹制类、石制类和陶瓷类等五种类型,皆属于民族民间物质文化的范畴。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布努瑶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不少的生产生活用具被大量的塑料制品和电气化产品取代,一些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技术逐渐失传,原有的手工器具不断被淘汰,或成为历史的见证进入了“博物馆”,有的虽然还在继续保留使用,但使用量已大大减少,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退出历史舞台,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自2014年11月以来,为了摸清大化县布努瑶族民间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家底”,笔者利用卸任官场“一把手”难得的自由、美妙时光,离开“阿公”的交椅与座驾,打的士,坐公交,挤班车,躬身一人深入布努瑶民间,历经一年多时间,对大化县布努瑶民间生产生活用具的类别、属性、构造、用途等进行了调查,并对现存的部分实物进行了拍照,作为历史发展的记录予以保存。此次调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再加上经费有限,人手不够、交通工具缺乏,工作难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少生产生活用具没有被发现,有些用具难以找到实物,遗漏多多,遗憾多多。现分类概述如下:
        一、木制类
        牛拉犁。布努瑶话叫做“bad zaib wol”,是一种用牛来拉犁进行耕地作业的木制畜力犁,适应于宽阔平缓或坡度不大的地块上使用。牛拉犁略呈斜“S”形,皆用木质坚韧的香樟木等木料制成,主要由犁柱、拐柄、犁铧、犁梢、犁辕、抛杆、犁沿、犁盘、曲轭、耕索、缰绳、撇绳等组成,其中犁辕、犁铧为熟铁质,总重约25公斤,一般可用3—5年。耕作时,将曲轭套在牛轭上,整好耕索、缰绳和撇绳,耕者扶持犁身,握住拐柄,眼盯犁沿不要触碰地表,左手执鞭即可使唤耕牛拉犁前行,犁铧随即入地破土,深约五六寸左右。牛拉犁结构简单,承受力大,操作省力,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有利提高耕地的效率和质量,倍受布努瑶农民的喜爱。目前虽然现代种植技术逐步推广和使用,耕作机械器具越来越多,但地处大石山区的广大瑶族农村,牛拉犁耕地的方式一直普遍存在和使用,每到秋冬时节,都能看到布努瑶农民使用牛拉犁进行耕地劳作的场面。
       
        人字犁。布努瑶话叫做“zaib nuox”,也称脚踩犁或手扶犁,因其形像“人”字而得名。这种人字犁取材于大自然,凡是粗如手腕般、弯度在30度左右的树枝分叉圆木料,经晾干刨好后,套上犁铧,在其弯曲处穿孔,用一块短木板沿孔塞劳加固成为脚踏板,然后,在其上方安上一根长约20公分的横手柄,即可成为完整的人字犁,比较适合在陡斜的坡地或狭窄的石缝山窝地里使用。人字犁高度一般在1—1.3米之间,以平人的胸部为宜,重约5—10斤,可使用1至2年。耕作时,用双手握住横柄,脚踏在踏板上,然后手脚互相协助用力向下踩,犁铧就慢慢插进泥土中,待深约10—15公分,双手抓住木柄手往身体一侧用力向上撬动,泥土跟着翻动起来即可,每次用时在5—10秒钟,一人一犁,如此循环往复,平均每人每天可犁山地0.5亩。人字犁用料单一,构造简单,轻便灵活,为瑶民所青睐。
        人拉犁。布努瑶话叫做“bad zaib nuox”,顾名思义就是靠人工来推拉进行耕地作业的犁具,与牛拉犁具的外观、结构、原理大同小异。瑶族由于多居住在石山和半石山地区,土地以旱地为主,而且多半是碗一块、瓢一块的石缝山窝地,耕作条件十分困难,除了平地上少许的土地可用牛耕外,绝大部分地块只能依靠人力来耕作,因不少的家庭养不起耕牛,无法使用牛拉犁具来进行耕作,聪明的布努瑶人学会通过深思熟虑,尝试采取人代替牛的方式来进行耕作,于是,“人拉犁”就顺应而生了。用人拉犁耕作时,由一人在前面用肩膀牵着绳子微弯着腰拖犁前行,一人在后面负责扶犁,把握方向,一扶一拉,缓慢破土前行,既节省时间,又减少疲劳。这种人拉犁主要在播种开穴、培土玉米(多为第一次培土)时使用。现在,瑶区仍有不少农民还沿用这一耕作方法。
 
        腊肉柜。布努瑶话叫“gwis mgaxningd”。是一种用优质木料来制成的用以收藏腊肉的专柜。多呈长方体,长1—1.2米,宽40—50厘米,高度40—50厘米,四周用板料封好,只留一个动态的小门,常悬挂于火塘上方,以方便平常存取腊类食品。每年春节期间,布努瑶族大部分家庭都要宰杀肥猪阉羊过年,少不了熏制腊肉食品。为了储存腊肉,保持腊味,布努瑶民就发明了这种貌似土里土气的木柜,将制好的腊肉放进腊柜里,利用平常生火做饭时的烟雾继续熏蒸腊肉,既保持通风干爽,减少湿度,又利于其长久保存,即使在三伏天也能防止鼠虫攀爬叮咬,不会霉烂变质,影响食用。
        熬酒器。布努瑶话叫做“ngaol juod”或“ngaol”,是瑶族民间传统的蒸制酒水的器具之一。用原木雕琢成一头大一头小、一面平一面凸的龟背形木料,围成一个类似于水缸的圆柱形器具(龟背面在内圆),高50—60厘米,上口径约40厘米,下口径约50厘米,壁厚约3厘米。在其腰围用铁线或竹篾股紧箍三圈,以防散架裂开和漏气。在内沿壁下方钻一个小洞,约2厘米见方,将一个形似“V”的导酒糟架在内圆里,酒糟的尖圆头插出小洞外,为出酒口。熬酒时,将这种器具口径大的一头架在一口大扁锅上,另一头架上一口小扁锅,密封好后装入冷水,慢火加热,等水加热到40—50℃时,又换冷水,因酒蒸汽遇冷水后凝固变成酒水,沿着酒糟通过出酒口流到容器内,如此循环往复几次,即可熬出度数适中、酒色清亮的“土酒”。这种木制熬酒器虽然比较笨重,但因其多用牛尾木、香椿木或青冈木来制作,酿制出来的酒就有木的香味,气清盈鼻,入口绵柔,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天然绿色饮品。
        拉箱式鼓风机。布努瑶话叫“tongd”,选用优质的圆木料、经木匠师精心凿出内心制成的圆柱体鼓风器具,由鼓风机主体、空气室、鼓风轮、吸气孔、排气孔、拉杆等组成,直径、大小、厚薄、长短没有统一要求,机体呈圆筒状,内壁光滑,上部和底部用木板封好,每头留有2—3个气孔,鼓风轮为活塞式圆形板料,板料周边用铁线绕着鸡毛绑扎牢固,以起到润滑内壁和堵住气流的作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握住拉杆有节奏地推拉鼓风轮,将外面的空气吸入滚筒内,利用滚筒内的压力差又将空气排出来,形成流动的风,每推拉一次,则进行排、吸气一次,如此循环往复,风就源源不断地从排气孔里吹出来,达到鼓风的目的,而且可保持滚筒内空气不回流。过去,这种鼓风机在打制锄头、斧头、刀具以及手镯、银项圈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农村电气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各类鼓风设备、铁制产品纷纷进入百姓家庭,再加上瑶族民间不少铁匠师傅越来越老,有的已经作古,新生代又不愿传承这份“旧业”,以致瑶家这种古老的木制鼓风机失去了用武之地,大部分已经置之高阁不用了。
        织布机。布努瑶话叫“zongx shongb”。由架脚、撑杆架、(重)两片、(扣)两片、卷纱轴、拍板、坐板以及梭子组成,结构复杂,美观实用,是瑶家妇女必不可少的织布工具,主要用于织土布料,通过染色后,拿来缝制衣裤、裙、围腰、头巾、布鞋、绑腿、袜子等服饰。由于这种织布机由瑶族民间自行研发,所纺织的成品多用于民间,自染自织,自产自销,而且都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劳动的条件下单独进行,手工粗糙,效率很低,使用范围不广。现在,随着各种布料、服饰纷纷涌入市场,这种古老的织布机已退出布努瑶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纺车。布努瑶话叫“lungb beent pod”。分有脚踏式和手摇式两种样式,皆由支撑架、摇柄、传动轴、传动带、卷纱针、卷纱筒等构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摇动摇柄,带动传动轴、卷纱针、卷纱筒,然后,将棉花纺成细线,用于织布。制作时,先砍来青冈木、金鸡木等木料,通过浸泡水进行防虫晾干处理后,就请木匠师傅通过纯手工精心制作,一般用时3—5天即可完成。随着时代和岁月的变迁,这种纺车已经成为了废物。
        手工刨器。布努瑶话叫“”,是瑶族传统家具制作的一种常用工具,由刨刃和刨床两部分组成,刨刃由金属锻制而成,刨床是木制的,一般用硬度大、不易变形的硬杂木做成。分有长刨、中刨、短刨、粗刨、细刨、轴刨(包括铁柄刨、圆底轴刨、双重轴刨、内圆刨、外圆刨)、线刨(包括拆口刨、糟刨、凹线刨、圆线刨、单线刨)等多种。长刨长约40—60公分,常用于拼板的板边、较长方料的精加工;中刨长30—35公分,短刨15—25公分,两者轻便短小,多用于粗加工。刨子的长短、厚度、宽度、重量并无拘定,可根据材料、使用者习惯以及加工件而定。刨子的刀刃口在刨底的中间位置,刨刀与刨子底的角度为45度,夹角大费力,夹角小省力。刨子柄有圆把,也有弯柄,因人而异。推刨时,刨底紧贴在木料的表面上,刨身放平,左右手的食指伸向前压住刨身,拇指压住刨刃的后部,其余各指及手掌紧捏手柄,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均匀用力向前推动,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刨出自己理想的木料表面。
        木锯。布努瑶话叫“gywt”,是用薄钢片制成有尖齿可来回拉动割开木头或板料的长方框型木工器具,由顶力杆、齿状钢条、木制柄手、紧力绳或紧力杆构成。根据齿锯的大小和齿数的多少,分为大框锯、小框锯、粗齿锯、细齿锯等多个锯种。其中,大小框锯(简称“大、小锯”)主要用于锯开用作板料的大原木,常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来操作,木料的两边(或上下)各站一至二个人,双方平均用力来回或上下推拉,因其受力面积大,推拉费时费力。随着各种电锯产品的问世,这种大小框锯使用频率很少甚至不用了。粗齿锯用于锯断中小型原木或进行一些较为粗糙的修剪,而细齿锯属于精细类手锯,多应用于较为平滑和光洁的切割,是木匠师进行木工作业使用频率较高的锯种,目前瑶族家庭和木工还在使用。
        水桶。布努瑶话叫“dongd angb ”。是一种用椿木、牛尾木甚至松木等优质板料围圈形成的用以盛水的圆柱形器具,高度约40—50厘米,上围直径35—40厘米,底围直径25—30厘米,底面为木板,桶身用铁线或竹篾股紧箍三圈,以防散架裂开。一般来说,每个水桶直径相对称的两块板料多高出其他木板15—20厘米,顶端各钻一个小方孔,形成桶耳,用一块方木料将两个孔连起来,成为提梁。过去,瑶族家家户户都有一对以上这种木制水桶。现在,随着市场上各种轻便廉价的塑料、铁制、铝制水桶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再加上木制水桶用板料多,手工精细复杂,瑶族很少有人去学习和传承这种手工技艺,以致这种水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使用频率越来越少了。
        水盆。布努瑶话叫“beenx angb”,造型和用料与水桶无异,高度约25—30厘米,比水桶略矮,上围直径40—45厘米,底围直径30—35厘米,盆口比水桶宽,属“横长型”盆具。盆身用铁线或竹篾股紧箍两至三圈,主要用于泡脚、洗脸、盛水等。
        米仓。布努瑶话叫“zangb sax”。形似水桶,多用经浸泡水过的香椿木、牛尾木甚至使用“木材之王”松木等优质树种的板料做成,材质坚韧,紧密细腻,光彩自然,不易变形,既有耐磨防蛀驱霉的特性,又有隔潮保温透气的本色,经久耐用,使用期可达三至五代人甚至更长。高度约1—1.2米,厚度2.5—3厘米,直径大小不一,有底有盖,有“防治结合”的作用。仓身用粗的铁线或大的竹篾股紧箍三至五圈,确保结构牢固,防止整体开裂或散架,是瑶家不可缺少的贮藏粮食的专用器具。
        木缸。布努瑶话叫“faf gangb”,是一种用椿木、牛尾木或松木等优质板料围圈而成的圆柱形器具,其用料、结构、形状与米仓大同小异,有大有小,高矮不一,主要用于盛水,必要也可用来贮藏粮食。

(图片来自网络)
        弩。布努瑶话叫“hnuod”,是狩猎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一般使用木质坚韧的青冈乔木(瑶话叫“mdangt mif hsingb”)精工细作而成, 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手工精细,构造简单,形似扁担,俗称“弩担”。 弩臂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弩弓多用富于弹性的树木做成,弓长1.5米,宽2—3厘米。箭由长60—70厘米的竹枝制成,也有用竹子削尖做成,箭尾无羽毛。弩臂的后部有一个匣,称为弩机,弩匣内前面有挂弦的钩,钩的后面装有瞄准器,下面连接有扳机。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把弩箭放在矢道上,瞄准目标后,扣下扳机,弓弦就弹出,箭矢疾射而出。射程可达100米,杀伤力强,命中率高。弓箭作为武器和生产工具,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目前,在不少瑶区都还能见到这种多属男士专利的扁担式弓弩。
        粉枪。布努瑶话叫“zungt zab”,是瑶家一种狩猎、护家园的原始武器。它用牛皮做火药袋,火药收藏在牛角里,铜火帽则藏在特制的小骨管里,骨管用缀有玻璃珠的链子拴在腰带上或挂在脖子上,携带方便。火药多为自己配制,即将硝和木炭磨成粉末,加入硫磺舂匀,晒干后便成火药。随着收枪治暴行动的开展,粉枪早就被收缴殆尽。

(图片来自网络)
        捕捉器。分有勒颈式、齿夹式和圈套式三种。勒颈式就是砍来一节如手腕粗、约5公分高的竹筒,在竹筒上部边缘钻两个小圆孔,底部钻一个小孔,腰部凿开一个半弧形小口,然后,用一根弹性大的长约60—70公分的竹条穿入其底部小孔,另一头将小麻绳绑住,连至小圆孔并拉成弓状,在离竹筒约20厘米处绑一根小竹棍,竹棍下方有一个小钩子,当拉紧竹弓时,将钩子勾住半弧形小口,一旦老鼠伸头进入竹筒准备偷吃东西时,不意触碰钩子,就被绳子夹住颈脖而死。因这种捕捉器捕捉率低,早就被淘汰了;齿夹式代表的器具是铁锚。根据各种野兽生活的习性和规律,多选择在小动物如老鼠、野兽经常出没之处安放,安放时把两块铁齿夹打开,在铁齿夹中间的小铁板上放些饵料,当小动物偷吃饵料或不小心踩住铁板时触动机关,就被夹在两块铁夹之中,十有八九难以逃脱,安全方便。目前,市面上多由出售,瑶家也还在使用;圈套式的捕捉器主要用来套鸟类,也称套鸟网。将麻布料或尼龙线编成一条主绳,绑在一根形如“[”的框架上,在主绳每隔3—5厘米的地方,有顺序地安上用尼龙线做成的小活圈(多为黑色,以防被发现),一般安放在鸟儿活动比较多的树枝或草丛上,当鸟儿前来争吃食物或寻找伙伴时,其爪子极易被尼龙圈套住,无法逃脱,只好乖乖就擒。

捕捉器之一——铁锚
        脚踏钻孔机。是一种用坚韧的乔木方料做成、专用于钻小木孔的普通工具,框架结构,呈“7”字形,高约60—70公分,在其主杆和副杆之间架有一条带有小型钻头的铁制转动轴,轴上用优质的绳子绕2—3圈,绳子两头装有脚踏板,使用时,用脚踏上踏板,上下反复踩动,将转动轴就转动起来,即可进行钻孔作业。其缺点是只能钻小型的木孔,踩起来费劲费力,工作效率低。目前,这种钻孔机已变成隔年皇历,在瑶区销声匿迹了。
        辣椒舂器。布努瑶话叫“jol mans”,是一种用于舂制辣椒等调配类食品的木制专用器具,多呈圆柱体状,直径长短不一,中间凹,为舂糟,深度20—30厘米,配有木制舂棒。现在的瑶族家庭普遍有用圆木头制成的各种辣椒舂器,也有用石头制成的辣椒石臼(瑶话叫“jol beel”),且已成为了瑶家收藏的古迹文物。
        晒耙。布努瑶话叫“kyat”,是瑶家晾晒农作物颗粒时用其去耙的一种辅助工具,由一块长约30—50公分、厚度0.2公分的长方形木板和一条长约2米的木柄构成,木板其中的一个板面竖有一排木牙,其原理与人头梳相似,主要用以拉动翻转摊晒的玉米、豆类颗粒,使这些颗粒尽快脱水,保证安全贮藏。
        刀鞘。布努瑶话叫“hnongb dub”,用一节长约20厘米、厚4—5厘米的方木料,去皮、削光滑,在中间凿通一个长方形糟孔,在木料左右两头各钻一个小孔,用绳子穿过小孔并打结即成,有的还在刀架的正面要雕刻上多种花纹图案,如几何纹、花草纹、人物纹等。外出劳作或上山打柴时,都要将其绑在腹部或臀部,刀插在糟孔里,随用随取,方便安全。
        摘刀。是一种用小板料和刀片组合制成的手持农用小刀具。呈半月形,弧形直径5厘米,厚度不到1厘米。在木块平直面的中间锯开一个约3—4厘米长的口子,用一块薄且锋利的刀刃片嵌入口子中,在弧形边缘中间位置钻一个小孔,系上一根绳子即可使用,小巧玲珑,实用方便。主要用于摘苗类、瓜类、猪菜类以及小米穗等,多为妇女使用。
        二、竹制类
        竹席。布努瑶话叫“gad jeenl”,按用途分为晒席和睡席两种,均为瑶家民间编织能手的精品杰作。晒席,瑶话叫“gad dungs”,是一种用竹篾条编织而成的竹制品,多呈正方形,长宽2—3米,用来晒米、豆等,这是瑶族用以暴晒粮食作物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具。睡席,瑶话叫“gad jeenl”,也称“席子”。是一种用竹篾精心编织而成的床上生活用品,一般以床铺的规格来编织,多呈长方形,手工精细,清凉透气,温和舒服,便于洗涤,经久耐用,可使用5年以上,是瑶族居家常用家具之一。目前每床价格150—200元,市场开发前景看好。
        竹篓。布努瑶话叫“zhaob”。按用途分为背篓、背篼两种。背篓,瑶话称为“zhaob或mbab”,分头顶式背篓和肩跨式背篓两种形状,用竹篾精心编织而成,状似圆锥体,底部直径15—20公分,沿底部往上逐渐张开,直径达30—40公分,整体高度约为60—70公分。背篓常用来背玉米、柴草、肥料、货品等,是瑶族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用具,轻便实用,用途甚广。
        竹箩。主要有箩筐(swl)、囤箩两种,皆为用竹篾条作经纬相套编织而成的竹制品。箩筐,瑶话称为“swl”,属圆柱形的竹篾农具,直径15—20公分,高度15公分,每个装有两个竹篾耳,用时将一根扁担穿过竹耳挑在肩上即可,多为男人使用。收获时用来挑玉米,平时可装粮食。囤箩,瑶话叫“涛”,用竹篾做成的圆柱形竹具,高度、直径分别为1—1.5米,有大有小,主要用于囤积粮食,大者可装400—500公斤玉米。近年来,随着铁式、铝式囤具的相继问世,且其防鼠防虫效果好,致使囤箩虽敝帷不弃,但使用量已逐渐减少。
        竹篮。布努瑶话叫“dleeb”,分有熏篮、拎篮、小背篮、裁缝篮等多种形状。熏篮是一种纯手工打造的有边沿的小型竹制品,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直径40—50厘米,方形长60—70厘米,宽40—50厘米,中间有网孔,多挂在火灶上方,用以熏制一些不急于食用的生料,如辣椒、蒜头、蓖麻、火麻仁等,除湿、防虫效果好;拎篮,类似于熏篮,比熏篮小,篮高10—15公分,篮耳用5—10条竹篾交叉编织而成,高60—70公分,单个的多用手提,双个的用肩挑,常用于装放数量不多的蔬菜、肉类、果糖以及熟食类的粽粑、鸡蛋、祭品之类;小背篮,也称背篼,瑶话叫“raof”,是竹篮的一种,全用竹篾编织而成,高30—40厘米,多挂在腰间,不失为难得的装饰品。凡收玉米、捡豆类、找猪菜时均用到它,小巧玲珑,方便实用;裁缝篮,为竹篮中的精品,也是瑶族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代表。其形状多样,规格不一,最普遍的是形如“凸”字、鼓腹细颈式竹篮。其做法是用老竹子加工成竹篾硬条,然后用细小柔软的竹篾缠住硬条,以螺旋编织的方式相互交叉螺旋而成,底部、颈口直径约10厘米,腰部15—20厘米,篮高25—30厘米,造型古朴别致,精美玲珑,是赠送亲朋好友的绝美礼品,也是瑶族姑娘装放针头布料线脑以及装饰品之类的最佳工具,亦称“女人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竹笼。布努瑶话叫“gyuof”,是用竹篾条作经纬相套编织而成的竹制品,有鸡笼和鸟笼两种形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鸡笼(jangx gad)圆形直立稍鼓腹,高度60—70厘米,笼口收缩,呈圆形或八卦形,通风透气,主要装养鸡、鸭、鹅等活禽类,布努瑶家家户户少不了。鸟笼(vax nangs)主要用于笼养画眉鸟之类,一般选用优质的竹条制作而成,形状多为圆柱形,高度15—20公分,直径8—10公分,大小不一,选材考究,做工精细,式样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价值。布努瑶是一个热爱养鸟的民族,凡是养鸟特别是画眉鸟的人家,都能在屋檐下见到这种精制的鸟具。
        斗笠。布努瑶话叫“gyuk mdlangx”,又称竹笠。是一种用竹篾作为胎骨夹住一层层竹叶并用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而成的宽大帽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直径50—60厘米,实用美观,顶戴舒适,可遮阳挡雨,受人欢迎。随着现代伞具的问世和使用,目前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器具,多在瑶族逢年过节跳《铜鼓舞》时,因用其来扇风伴舞时才偶尔见到,平常需要时真正戴在头上的已经不多。
        簸箕。布努瑶话叫“weenb”。是一种用竹篾编成圆形而有边沿的簸米器具,有大有小,主要用来簸拣米、豆类等,是晒场与碾磨生活中的必用之物。
 
        筛子。布努瑶话叫“shib”。是一种手工编织的网状竹制品,圆形,有网眼,根据网眼的大小,分粗筛和细筛两种。主要用来筛米、筛豆等。
        三、铁制类
        柴刀。布努瑶话叫做“mdengx”,由刀脑和木把组成,刀脑背部稍厚,刃部稍长薄,主要用于砍柴伐木,劈开竹篾、编织加工等。凡出门劳作,都要随身携带,取用方便。
        斧头。布努瑶话叫做“dat”,由铁头和木把柄组成,分有偏斧、凸斧(老爷斧)两种,以偏斧为最常见。斧头有斧脑、斧铆和斧刃三个部位,斧脑呈四方形,斧铆呈圆形或长方形,作套木柄之用,斧刃呈弧弯形,十分锋利。柄长40—50厘米,重量0.5—1斤。主要用于砍树伐木、破柴劈火,手斧则是木匠师专用于修理农具、做木工等。
        月刮。布努瑶话叫做“ngwab”,也称“三角锄”,由锄板、锄项、锄柄三个部件组成,呈“7”字形。锄板为铁板,上部厚稍窄,下部薄稍宽,长约5—7寸,半弧形,半锋利,锄项弯曲度为70℃—80℃角,呈管筒状,用以套装锄柄,柄长0.8—1米,尾部套上铁梢。主要用于除草培土,开沟排水,间苗挖穴等。
        菜刀。布努瑶话叫做“dub bab beed”,用于切菜、切肉、砍骨头之类,不管是过去或现在,瑶族家家户户少不了。
镰刀。布努瑶话叫“gub”,主要为割草镰,镰头呈半弧形,长约5寸,背部稍厚,刃部稍薄,有斜尖锯齿,套安长约5—10市尺的圆木把。主要用于割草、割秸秆等。
        四、石制类
        石磨。布努瑶话叫“veeb muos”。通体用大的圆石块料做成,是一种用于把米、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石制机械,分为人力磨和畜力磨两种。人力磨靠人力推拉,磨子小而轻便,瑶家多普遍使用,而畜力磨多用牛或马来推拉,磨子大而笨重,使用面小。石磨(人力磨)由磨杆、磨子、磨架组成。磨杆为木制品,呈“丁”字形,分竖杆和横杆。竖杆(即主杆)的长度视磨子的大小而定,磨子越大,杆就越长,长度一般2—3米。横杆(即扶手)长为1.2—1.5米,一般够两、三个人同时用手推拉即可,用绳子绑住两头挂在固定的   上,高度以平人的胸部为宜;磨子呈圆柱体,分为上、下两扇,上扇有磨眼,可以绕轴转动,称为“公扇”,下扇固定有轴心,称为“母扇”,两扇接合面平滑有纹理,中间由下扇中点部位的一根木轴连接,磨米的时候,米粒通过磨眼流入下扇,经两层纹路磨合,变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筛去皮就得到米粉。磨架多用石头或砖头磊起来而成,高度40—60公分,稳固安全。现在,随着各类电器碾米产品的问世,昔日视若珍宝的瑶家石磨,已成为昨日黄花,很少甚至不再使用了。
        石碓。布努瑶话叫“deet”。由碓臼、碓杆、碓嘴和碓桩组成,碓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多呈圆柱型,四周圆中间凹,径口60—70公分,高度50—70公分,下半身埋进深土里,臼口露出地面,防止移动;碓杆多用坚硬的实木做成,直径30—40公分,长度4—5米,呈“十”字形,为脚踏杆。碓的头部有杆杵,杵的嘴子上用铁或木头制成。"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在碓桩上翘动的横杆,即碓杆,就像“翘翘板”;碓桩多为石制品,左右各一块,一半埋进深土里,一半凿个圆形孔,用于架起碓杆。"碓"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如此机械地一踏一放,便是舂米。舂米时,一人要拿着小竹竿边踩边整碓窝里的舂料,以防舂料飞出,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石碓比较笨重,一般需要2—3人合力踏碓才能进行舂制米料,因此,用石碓舂米多是男人们的力气活。过去,瑶族农民主要用它来舂旱藕、小米,加工饲料,现在农村多使用碾米机、打粉机等电气化产品,昔日在瑶区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位置的石碓已成为匠门弃材,风光不再。

(图片来自网络)
        石缸。布努瑶话称为“faf gangb veeb”,是石匠师傅采用大的原石料通过人工精打细磨而成的一种石制产品,有圆有方,有大有小,中间凹下,外壁稍微凸起呈龟背状,大都雕刻有精美的民族图案,艺术含量高,有收藏价值。缸的边沿厚度5—10公分,高度60—80公分,重量50—100公斤,多置于室内,主要用于盛水,必要也可用来贮藏粮食或是浸泡蓝靛来染织布料。由于石缸加工费时费力,老一辈的石匠师傅越来越少,年轻人不愿学习和掌握这种石雕工艺,再加上现在农村绝大部分的布努瑶家庭建起了水柜,安装了自来水管和笼头,石缸用于贮水的功能逐渐被淡化,使用量越来越少,但是,在瑶家偶尔也还能看到这种代表古石器时代文化的产品,看到石匠师傅们曾经留下珍贵的“杰作”。
        石舂器。是一种用于舂制皮质类、糯类、颗粒类、药类的小型器具,有圆形、方形两种形状,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直径长短不一,中间凹,为舂糟,深度30—50公分,配有木制或铁制的舂棒。现在,这种器具的使用率已越来越少。
        五、陶瓷类
        酒坛。是一种专用于盛酒的陶瓷类器具,分有大、小两种类型,大的叫酒缸或大酒坛,布努瑶话叫“gyengs juod”,可装100斤左右的酒水。小型的叫小酒坛,瑶话叫“yangb juod”,可装10—50斤的酒水。因陶瓷属于易碎类产品,为防万一,瑶族都喜欢用竹篾编酒箩(布努瑶话叫“jeex juod”)来套住,安放在卧室或小孩不易碰到的隐蔽处,平时饮用时,用竹筒做的小口型淘酒器一筒一筒地滔出来,一般很少移动。过去,布努瑶族都以酒坛的多少来衡量一家的生活水平,故酒坛成为了瑶家年深日久的必备之物。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进入瑶家,一般都能见到用于盛酒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坛坛罐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布努瑶族浓郁的酒文化特色。
        餐具。据调查,布努瑶族民间陶瓷类“古董版”的餐具已经不多甚至没有,大多都是司空见惯了的“现代版”宠物,基本没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独特之处。其陶瓷类的餐具主要包括碗、羮、匙、盘、碟、壶、杯之类,形态各异,各有用途。但从使用频率来说,日常使用最多的是碗具类,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碗具类包括大碗、中碗和小碗,大碗亦称“海碗”、“菜碗”,厚底圆口,容量大,隔热效果好,多用于盛装汤水和熟菜类食物;中碗亦称“八角碗”,专用于盛饭,常叫饭碗,但呈圆形并非八角形,而是其底径、口径、高度、容量与古代明清时期的“八角碗”相似而名,如此称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的饮食器皿对布努瑶区的餐饮文化产生影响;小碗亦称“小圆碟”,用于盛装辣椒、卤水等调味料之类。现在,虽然木质、铁质、铝质以及合金、玻璃、不锈钢等新式器皿充塞着餐具市场,但陶瓷类的餐饮器具并未因此而退出瑶家的餐桌,仍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温馨提示:未经作者本人允许,请勿复制和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