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圩艾圩“三·二五”歌节的由来
2017-10-09 来源:羌圩乡 苏妹兰 蓝琳华 点击:2012次
羌圩艾圩“三·二五”歌节热闹场景。
关于艾圩“三·二五”歌节的由来,当地流传着各种说法,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有以下几个传说。
(一)“山歌传情说”
相传在古老的年代,天帝的瑶池府里居住着王母娘娘和许多美丽的仙女,王母娘娘见凡人多庸碌无情,便准予何仙姑带着一批仙女下凡向苍生传播真善美。仙女们在征途中路过艾圩这个地方,立刻被不远处一个奇特的山洞吸引住了。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万人洞”,走进其中才发现别有洞天:石壁上刻有太阳、月亮和二十八星宿;每棵果树的一个枝头结着好多种不同的水果,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滩下是一片由泉水汇成的湖泊,湖水碧绿透亮。这里山清水秀,湖光山色甚是迷人,于是这一天,仙女们把人们集中到这个美好的地方,用歌声向他们讲解人性美的世界,教导后代如何明智地生活,歌声在山谷里绵延不绝。仙女们美妙的歌声令众多男女青年萌生了温暖的情愫,他们纷纷跟着学唱这些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于是每年的这一天,青年男女都纷纷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唱着仙女们唱过的歌谣,传达爱意、互诉衷肠。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人们把仙女降临赐歌的这一天,也就是农历的三月二十五作为他们的一个隆重的节日,到艾圩这个地方一起唱起山歌,传达情思,寄托美好的愿景。
(二)“神奇宝库”
另有一种说法,相传艾圩这个地方原本是个岩洞,洞里有一个宝库,每逢佳节库门都会自动打开,人们可以从中自取大批的礼品和宝物。但是,有一些人却贪得无厌,索求无度,导致许多贫民没有得到宝物而怨声载道。为了惩罚人类的贪心,让他们得到深刻的教训,天神把宝库关闭,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打开过,这里的百姓一天比一天贫穷。
(三)“反抗包办婚姻”
相传在五百年前,万岗(今巴马)一位靓丽朴实而又孤苦伶仃的壮姑,因家境贫寒,念不起书,年仅14岁就被逼迫嫁给比她大十五岁的财主为妻。因年纪差异,她抗议同居,整天哭泣。三月廿三从民安村逃脱出来一路哭歌,坚决不落夫家,一直唱到“干艾”(今艾圩岩洞)。三天两夜唱的都是哭嫁歌,万分凄凉,旁观村民越来越多,无不催人泪下。而孤女随即在“干艾”殉情,再也不见人影,村民守护直至天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干艾”。于是,每年这天当地村民都自发地不约而同聚集艾圩欢歌“娱神”、“娱人”纪念歌仙、祈求丰年,化悲痛为力量。
(四)“红色革命之歌”
在革命战争时期,那段峥嵘的岁月里,党派遣赵志同、蒙元升等革命的地下工作者来到这里,把红色的革命理念带到了艾圩,用歌声传播着革命道理,劝说广大青年鼓起斗志,加入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于是人们在春播闲时,邀约亲朋好友聚宴对歌,交流生产劳动经验,互相用本土壮歌传唱党的革命精神。于是,“三·廿五”的歌会也被赋予了革命的使命。
无论哪一种传说,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寄托着壮乡儿女朴实的生活原望,记录下艾圩山歌的历史渊源。我们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山歌这样的民间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保护,让艾圩的歌会成为壮族同胞生活史的文化财富。
(苏妹兰 蓝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