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瑶族美食 正文

舌尖上的文化

2014-10-12    来源:大化县政协 沈向农    点击:1249次
■【风情.雅趣.美食.文化.旅游】大化四味美名扬  
    大化四味
         
舌尖上的大化】(上)

     
 □  沈向农/文.图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该县许多风味独特的民间食品,闻名遐迩。其中风情独特、深受当地人和游客推崇的,当数“羊酱”、“羊骨芭蕉心”、“鱼羊鲜汤”和“鱼怪”,人称“大化四味”。 朋友,舌尖上的大化很诱人。欲尝独具地方民族风味的大化“四味”,请您到大化来;如果你到大化来,却没品尝到这“大化四味”,那实在是最大的遗憾事了。
       百草良药—大化羊酱
       在大化各个壮村瑶寨,谁家杀了猪、宰了羊,主人将猪羊的肚肝肠、肺血脏等五脏六腑,夹杂者煮了一大锅,香味飘溢,满弄盈村。全屯的男女长幼,群集一堂,围着八仙桌,欢快地尝鲜一顿。村寨里,笑语喧天,热闹非凡。然而,团聚尝鲜,大概已为人们所常见,不足为奇。而这里的山民们团聚“吃羊酱”,才是情趣盎然哩――
       褪毛干净的羊只,被倒吊在树叉上,刀手破开羊肚后的第一刀,必须首先割下一大段羊小肠(分泌物较多、有稀烂食物的那一段“粉肠”为佳)。然后,再割下板油一大块,切成片。主人先把板油放入热锅里炼出油来,然后将整段羊“粉肠”放入油锅里,炸至熟透,剪成一寸长的小段,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放入适量的红沙糖(蔗糖)、味精、葱花、食盐、捣碎的炒花生(或炒芝麻、黄豆)和香椿嫩叶制成的“椿叶酱”,一同拌匀――“大化羊酱”制成了。
羊五脏尝鲜宴开席之前,主人先摆“羊酱宴”。桌上摆上瓷碗,倒上羊酱,不分大小,男女长幼一人一碗,热气腾腾,甘甜醇厚,色美味鲜,非常可口。
据这里的人们说,羊酱可以和蜜糖媲美,甚至略胜一筹。他们在长期的放牧中,发现山羊吃百草,羊肠就是一贴百草药丸,人吃了,可以通喉润肺、健胃滋脾、提神补脑,畅脉调经,舒筋活络,壮阳益精,辛凉解表......
       但大化瑶山吃羊酱的意义,远非在此呢。山民们围桌吃羊酱,津津有味,笑语喧哗,气氛活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了,象羊酱一样稠密;人与人的感情,更融洽了,象羊酱一样浓郁。啊,大化壮瑶山民相京相爱、团结和睦风尚的形成,与其说是出于他们善良的天性,毋宁说是生活的启示使然。
                                                     大化“四味”之一:羊酱。(沈向农 摄影)

      绝妙佳配—蕉心炒羊骨
       民谚说:“火烧芭蕉心不死。”这是用来比喻人们对爱请的坚贞和执著的追求,很富诗意。而勤劳手巧的大化壮瑶山民,还用芭蕉树心做出一道好菜来,让远来客人惊诧不已。
       每次宰羊,主人总要采来一簸箕的芭蕉树心,与羊骨头一起炒焖,一道别具风味的好菜,便跃然桌上了。其做法极为简单:选较健壮的芭蕉树(已采果的,以免浪费)。砍去树杆,在其根茎部,舂(捣)取其心,用水冲洗,挤干去涩。同时,又将羊骨头剁碎、捣烂,倒入炼好了羊油的锅头里,炒熟,然后再倒下芭蕉树心,一起拌匀,炒至透熟、微焦,再用一定量的羊肉汤淋透,加盐焖好至干,不须加入其他配料,一道色美味鲜的风味菜便做好了。
芭蕉树心炒羊骨,真可谓是绝妙的结合。这道菜,不但没有羊腥味,还具有一股特别的甘甜香味,闻起来,清香扑鼻,吃起来,味道鲜美,爽口不腻,不啻是山中农家待客的美味佳肴。
       特别一提的是:芭蕉树心浑身是水,肉质粗糙,纤维密布,你千万别耍小聪明,“乱点鸳鸯谱”――将它与猪骨头等其他别的骨头炒煮。如果那样,它会毫无味道,难以下咽的。不信,你可试试看。
                                大化“四味”之二:芭蕉树心炒羊骨。(沈向农  摄影)


舌尖上的大化(下)
 

       黄金搭档—— “鱼”“羊”鲜汤
       大化风味小食“鱼羊鲜汤”,起缘于哪朝哪代,已无从考究。但大化人都说,这道菜与“鲜”字有关。红水河鱼与瑶山黑羊同在一锅煮,“山”“水”搭档,绝妙佳配,“鱼”“羊”汤不“鲜”才怪。
       红水河大化段,奇峡险滩,怪石嶙峋。石缝间孵化出的红河鲤等鱼类,肉质坚实、细嫩,久煲不烂,色美味鲜;大化瑶山,石山陡立,草木茂密。这里的黑山羊,喜攀高岩,寻吃百草,既强筋健体,又采食山中鲜草,故羊肉结实,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很久很久以前,红水河畔山寨中的老学究,将“鲜”字拆开,做文字游戏,发现“鲜”字由“鱼”“羊”构成,他从中受到启发,便突发奇想:用红水河鱼与山中黑羊肉一起煲汤,一定“鲜”美无比。他试做这道莱,果然鲜美无比。后来,每逢家里来客,他便想方设法弄这道独有风味的菜汤招待客人。客人品尝后,赞不绝口。于是,这“鱼羊鲜汤”便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昔日大化的“鱼羊鲜汤”如何做,不见文字记载。如今,聪明的大化人,古为今用,让传统菜谱绽新花。这道菜的做法极简单:首先,取一公斤带皮、瘦多肥少的精羊肉,切成小块,按肉水1:4放入锅里,加盐,煮熟;然后,取一公斤左右的红河鲤,剥鳞,刮净内脏,塞入姜丝10克,放入油锅,来回翻煎至七成熟,淋足盐水;最后,将羊肉连汤和煎好的鱼,一起放在小锅里,做成火锅,边加小火边吃。其羊肉无骚膻味,其鱼肉腥味全无,其汤半鱼半羊,香气袭人,鲜美无比。
       如今,大化农家、城镇酒店特别是羊肉店,都以这道菜为保留菜谱待客。外地游客品尝后,都唰嘴赞叹:大化“鱼羊鲜汤”,名不虚传。
     
                                             大化“四味”之三:鱼羊鲜汤。(沈向农 摄影)
     
       见怪不怪—大化“鱼怪”

       大化县乃至广西其他许多地方,都有吃生鱼片的习惯,而该县六也乡的壮瑶山民,却有吃“鱼怪”的嗜好。如今,六也“鱼怪”已成为大化县城及各乡镇和旅游景点各酒店饭庄的保留民族特色菜。
       六也“鱼怪”,名称古怪,其实,这道菜做起来并不复杂:第一步,将一公斤以上的红水河活鱼(其他泥塘淡水鱼杂质、细菌太多),削鳞、去内脏、洗净、砍头,去骨刺,取鱼肉,横断切成0.5厘米厚的肉片,放入盛有兑热开水为70%浓度的醋精盆子里,拌匀、浸透备用。第二步:将木瓜刮净皮,刨成瓜丝或薄片,用温水轻烫、消毒、洗净,然后放入宜片盆里拌匀。鱼片与瓜丝之比重量为1:1.5为宜。第三步,加入适量的食盐、炒黄豆粗粉(碎粒)、芝麻和香菜、味精等配料,放足炼熟的花生油,捞匀――六也别具一格的“鱼怪”最终制成了。
       六也“鱼怪”,色美味鲜,香甜可口,爽而不腻,风味独特,是民间、官方待客的必备佳品,更是六也街、大化县城各饭店的保留民族特色菜。曾有加拿大的两位客人到大化作客,品尝“大化四味”后,竟要求主人重做放入食品保鲜盒带回国去。可见其名不虚传。
       大化“四味”美名扬。想领略舌尖上的大化,欲尝独具地方民族风味的大化“四味”,请您到大化来;欲知气势磅礴的红水河慈厚温情的风韵和深厚的红水河文化,请您到大化来。
                                        大化“四味”之四:大化鱼怪。(沈向农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