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雅龙乡布努瑶民间丧葬习俗——请魔头进屋(图文)
2025-05-01 来源:韦汉国 点击:36次
布努瑶孝男请魔头进屋现场。(韦汉国 摄)
大化县雅龙乡布努瑶亲戚魔公队伍一般由一个师傅、一个魔头、4—6个魔客和若干个魔仔组成。亲戚魔公师傅是全程代替“魔头”的人,他会唱挽歌、掷竹筶、念咒语,是亲戚魔公队伍中的头人;魔头,与死者一般是至亲关系,相隔2—3代以上,是开道环节的核心人物,也是牵手死者前往天堂的带路者,俗称扛头者。他(她)一般不会唱挽歌、念咒语、掷竹筶,只能全程委托魔公师傅代为行使“带路”之责,但在道场上,他(她)丝毫不能离开道桌,不能睡觉休息,更不能乱串门,一言一行尽在众人监督和自我提醒中。魔客,一般由魔头选定,大都会念咒语、掷竹筶,是负责唱挽歌的民间艺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魔仔,皆为助手和帮工,主要是协助亲戚魔公队伍处理一些临时的丧事,如摆丧桌、煮丧饭、点丧香、管丧礼、杀丧牲之类,没有安排具体的任务。作为魔头(扛头者),当他(她)接受“扛头”任务后,除了考虑组建亲戚魔公队伍以外,还要考虑赠品之事。赠品的准备主要是按照“孝男伞孝女被”的传统,原则上孝男赠一把雨伞,寓意遮风挡雨、平安无事,孝女赠一床棉被或毛毯,寓意御寒保暖、健康顺畅。等一切准备好以后,按照道场的日子和时辰安排,亲戚魔公队伍一班人马就拿着赠品一起前往死者家。启程之前,“魔头”首先拿一碗肉和一碗酒摆在神台上祭拜本祖的祖宗,邀请本祖的列祖列宗以及死者随队“魔头”一同前往死者家开道场。当亲戚魔公队伍来到死者家屋檐外时,等于死者跟随着亲戚魔公队伍驾到,家属们就像见到亲人似的,纷纷挥泪痛哭,并烧炮予以热烈欢迎。瞬间,痛哭声、鞭炮声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给整个道场增添了浓浓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欢迎过后,死者家属在屋檐外摆了饭桌,端上酒菜,请亲戚魔公人员用餐,也称为“死者欢迎餐”。餐后,孝男孝女们撑着阳伞,拿着米酒和土烟叶纷纷去到屋檐外,逐一跪拜魔头及其他亲戚魔公人员,感谢魔头带死者回家并将送死者回归阴间。然后,由孝男牵着魔头的手(意味着牵着死者的手),领着魔头进屋里来,其他成员纷纷随后来到大门门槛外。站在门槛外,亲戚魔公队伍中的魔公师傅拄着青竹拐杖,跟着一位魔客一起,双双开口用咒语问到:“我们来到了门槛,我们来到了门外,我们千年没来过,我们万年没到过,今天我们受邀来,今日我们受请到,你们有什么事情?你们有什么事务?我们看见你们设宴席,我们看见你们摆宴会,家里四角站满人,堂屋三面挂纸幡,桌边绑着根青竹,桌上放着三香炉,簸箕放满糯米饭,高桌矮桌各一盘,刚才屋外听人说,刚才门外听人讲,家中某某已过世,屋里某某已离世,你们布置他(她)葬礼,你们准备他(她)葬仪,啥不见他(她)魂魄,啥不见他(她)魂灵,你们拿啥交我们?你们拿啥送我们?”接着,本祖魔公师傅代表死者家属应答到:“我来告诉你魔主,我来告知你魔头,我祖某某今过世,我宗某某今离世,喊了‘迭非’来‘它宴’,叫了‘迭帮’来‘它会’(它宴、它会,即办丧场之意),按照祖上的传统,遵循族中的习俗,挂上仨六串纸幡,方便死者过祠庙,绑起一根青竹枝,方便死者升天堂,蒸煮两盘糥米饭,感恩主客亲魔公,还备锅头和背篓,柴刀镰刀加酒缸,五两祭品样样全,七毛祭品件件齐,现在还有一母鸡,就当使者来带路,现在还有一个碗,就当鼓锣来开道,等下当面交你们,等下当众给你们,你们拿鸡当路婆,你们拿碗当鼓锣,去找某某灵魂归,去找某某阴魂来。”说完,就将那只母鸡和那个瓷碗交给了亲戚魔主师傅,亲戚魔主师傅心领神会地接住了鸡和碗,径直走进屋里来,随即开启了开道场的序幕。(图/文 韦汉国)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