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雅龙乡布努瑶民间丧葬习俗——孝男烧头香(图文)
2025-05-01 来源:韦汉国 点击:32次
布努瑶孝男烧头香现场。(韦汉国 摄)
香火乃沟通天地之载体,上报天地,告之以喜(丧),下祈后人多子多福。孝男烧头柱香,是大化县雅龙乡布努瑶民间丧葬习俗的一大特点,也是孝顺和感恩父(母)的一种表现形式。布努瑶是一个知礼仪、通情理、懂感恩的少数民族,他们认为,父(母)在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历尽坎坷,饱含沧桑,一路艰辛地走来,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历尽了世间的喜怒哀乐,为家庭的生活幸福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心血和汗水,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倾注了无可比拟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功劳比天高,他们的恩情似海深,永远是子女崇拜的偶像,永远是儿孙学习的榜样。可惜,父(母)天伦之乐未尽享,却积劳成疾辞别了阳间,痛失了子女,深恩尚未报答,不能不说是此生最大的遗憾。因此,孝男只能在父(母)的道场上,通过烧头柱香的形式,表达对父(母)深深的敬意和浓浓的哀思。行香时,孝男们(孝女除外)站在高道桌的香炉边,神色凝重,表情深沉。这时,亲戚魔公的魔头用左手(一定是左手)从口袋里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蜂蜡交给孝男,孝男也用左手(不能用右手)去接住蜂蜡,小心翼翼地放在香炉上烧丧香、洒礼酒,然后手掌相合,叩头而拜。只见蜂蜡遇到了火星,随即冒出了缕缕青烟,立刻弥漫在屋里四周,阵阵清香随着空气扑鼻而来,令人催生了无尽的惆怅和绵绵的哀思。值得一提的是,亲戚魔公的魔头如果没有蜂蜡,可以用香粉(料)来代替,即将家里若干柱香的香粉用左手慢慢瓣出来,然后用砂纸包好后随身拿来代替即可。烧完蜂蜡或香粉以后,孝男每人取出9支香,点燃后分别插在三节芭蕉香炉上,每节香炉插三支香(代表天地人),第一节香炉代表七天(“招魂”仪式),第二节香炉代表四十二天(“剃头”仪式,男性39天,女性42天),第三节香炉代表三年(“解血”仪式)。烧头柱香以后,整个道场的烧香点火差事就交由亲戚魔公成员中的“火把手”来负责,直至道场结束。孝男烧头柱香,为的是悼念亡灵,寓意“香火不息,孝德不断”,也表达“死者灵魂安,子孙福禄长”的美好愿望。(图/文 韦汉国)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