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乡文苑 正文

黄格写大化之二

2014-11-11    来源:黄格    点击:911次
带你游大化
 
□ 黄 格
 
       写了这个题目,自然说明了,我在写类似于导游词之类的文章。
      请你原谅我糟糕的语言能力,笨拙的表达技巧,逻辑不清或是顺序颠倒的讲述,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一点请你相信,我不会胡言乱语,真心诚意陪伴你的旅途。
我先概述一下吧,神奇而美丽的大化瑶族自治县。
       她诞生于1988年10月,在广西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中轴线上,南宁、百色、河池三市的接合部。这里是连绵起伏气象万千的“石山王国”, 有水电之乡、硅石矿之乡、淡水养殖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瑶族文化之乡的美誉,更有山奇水秀、湖旷坝雄、洞秘洼深的奇特风光。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红水河顺势自北向南流贯全境,160公里流程间矗立着大化、岩滩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是南国璀璨的“夜明珠”。
       大化的北面,是大石山区,崇山峻岭,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清新凉爽的东北风,常年萦绕在峰巅沟壑间;她的南面,多丘陵地区,馒头状的土丘和周边突兀而起的山峰,得到阳光和雨水的时常爱抚和湿润,草木葳蕤,溪流潺潺。
       如果说,大化是美丽的少女,我将为你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我们就从县城开始赏心悦目的赏阅之旅吧。
 
年轻的县城
 
       现在,我们走在县城的街头,不热闹,十几平方公里才住近十万人,包括那些长年在外的人。
       你听,潺潺的流水声似乎充盈于耳。在红水河经过的许多县域中,大化无疑是最幸运的,红水河贯穿全境160多公里,同时从县城腹地流过。我喜欢这样的小县城,有灵气,有安身的宁谧与和谐,更有流动的优雅和情调。
       然而,1988年的秋天,在建县之初,除了电站和工程分局占据一角的建筑外,一眼望去,所谓的城区葳蕤草木、荒坡沟壑,零落着土头土脸的一些低矮泥瓦房。
       当几十辆推土机冒着滚滚浓烟铲开新土,人们便忙碌着描绘这张图画,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一行行美丽的诗歌。从一栋楼、一条路,到一排房子、几条路,惊喜便接踵而来。
       直至今天,大化县城区建设已经初具规模,40米红河大道贯穿南北,建丰路、文化路等25条主干道、35条支干道,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两座大桥横跨城南城北,与上游的电站大坝交相辉映,蔚为壮观。民族文化广场、三月三广场、江滨走廊等一大批公共设施的建成,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安居乐业的舒适的环境。林立的楼群,繁华的商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兴城市的迅速崛起。
       清晨和傍晚,在河畔、在路边、在树下、在山腰……休闲的人们,迈着小步,弹着琴弦,扬着羽扇,吟哦着小曲,体味着空气的流畅,享受着生命的愉悦。
       我想,我们喜欢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必然生于这样的城市。我们企盼,所有的城市是一座座花园,有水的流动、树的绿色,花的香、鸟的歌……城市应该越来越舒坦、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成为享受的空间。那么,是否需要更多的人有这个享受的权利?你说——
       打造生态民族新城,这是大化决策者的目标,是大化人的追求。当然,我们也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的怀抱,共享富饶和美梦。
       2010年2月,大化镇流水村岜歪屯的岜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其与县城的规划相衔接,致力于打造新城区、新天地,是城镇化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和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定位为“居住、商业、文化、旅游”,为促进县城西郊公园的开发步伐,拉动第三产业、文教体育、旅游开发和民族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2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梦是什么?我们不完全知道。然而,安居梦、城市梦,肯定是他们梦想的一部分。这个规划搬迁6万人的新城,也许能成就他们的梦想。
现在,大化县城中心区“两纵五横”道路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塑造城镇开放的亲水空间和景观特色,完善“山、水、林、城”的生态格局,建设一座融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石山江滨特色生态县城,这就是梦的方向和追梦的脚步。
       这座城市,是“南方水电城”,和一条河流同呼吸、共命运。河流催生了城市,城市妆点着河流。浪花轻溅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静静流淌,诉说着她永不倦怠的深情厚谊;傲然屹立的大坝,截河拦水,装机发电,闪耀着南国天空永恒的璀璨;苍翠蜿蜒的奇山秀岭,绿浓花香,鸟飞蝶舞,拥揽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座城市,也是躺在山的怀抱里的。峰峦如黛,像一座座清秀的屏风,带出四季几多风情、凝练笔下几多精彩。
       在东方日出的地方,圣母山安静地仰躺,丰姿绰约,绵延起伏,曲线流动,形神兼备。晨昏光照中,她若隐若现的体态,诱惑美妙。
       传说,远古时代,红水河急流滩险,洪水爆发时生灵涂炭。圣母慈悲为怀,主动向玉帝请求,下凡治理河道,引水疏流,并化为山峰护民。端详圣母山,你无论做何遐想,那份神圣的敬慕,一定超乎万物,启迪心慧。
       而在城南的“巴映山”,因为相依相靠而得名,壮话两山依靠即“巴映”。其实,巴映山是一条巨石斜靠着一座石山,如苗条少女依偎在壮实小伙子身上。传说,这对情人也是为治水患,化身于此,甘做架桥石,让南来北往的人们方便躬耕生活。
       还有城北的“将军山”、城西的“神龟山”,等等,都有着独特的美丽和神秘的传说,让我们生活在充满想象的时空里。
       大化,这座河流穿过的小城,这座群山拥抱的小城,拥有多姿多彩的魅力元素,释放燃情蛊惑的神秘色调。
 
大化彩玉石
 
       现在,我们来到大化电站的坝首,首先看到这个别样的建筑。它是展示大化彩玉石的殿堂。所以,我们说说或许你不曾知晓的一种观赏石。
       震撼人心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在大化彩玉石的面前,是仰首端详,还是屈指把玩,你不会不惊呼——造化之神奇啊。
       “哗——太出乎意料了!”来自远方的你,一路的疲倦会顿时烟消云散的。一进入美丽殿堂之门,你是否显得无所适从,不管如何,震撼和惊奇会铺天盖地。思想在这样的境地是沸腾的,如同置身蓬莱仙池。
       是的,馈赠这奇珍异品的,是奇石馆边日月奔腾的红水河。亿万年来,在上游距离大化县城约八十公里的岩滩镇,弯弯曲曲的几公里河道里,激流涌动,飞沙走石,湍急的河水日月冲刷着怪石嶙峋的河床,便孕育了这“空前绝后”的彩玉石。
       凡是到过岩滩镇的人,无不被耸立在大坝之上的睡美人山所倾倒。然而,先前没人能想到,诞生在山下河床的彩玉石,更是迷醉众生。
       也许是“美女”的乳汁化为了河水,溶解了多种矿物元素,使得约2.6亿年前海洋沉积硅质岩,不同程度地被浸染和冲蚀,形成了嵩岳云岗之景或璋台仙境之貌的石块。
这些石块或巨大如山,或精致小品,集中了绝大部分观赏石之优点,有长江石、玛瑙石的坚硬润滑,有寿山石、彩陶石的光洁细腻,有灵璧石、草花石的图案花纹,有玉石的色彩艳丽等,因为质压群芳的尊贵和绝无仅有的品位,被誉为“奇石皇后”。
       石之形,如人之体态。大化石之形,自然是河水的雕琢。那层层河沟高度落差,在曲折蜿蜒、怪石嶙峋的峰谷激漩涡荡,就是无可比拟的神手,在日磨月练中创造了这千姿百态的石状。这形态,在我们看来,就是高山流水、风花雪月,就是冰肌玉骨、眉清目秀,就是天高云淡、沧海桑田,就是火树银花、雕梁画栋,就是飞禽走兽、仙女神灵……只要,你用心灵去赏阅,美妙无处不在。
       从一些收藏者来说,他更看重石的质地。质是内在而不自觉的外露,所以是价值的关键。
为火成岩与沉积岩之蚀变带硅质岩石,有玉的良好水洗度和润泽的肌肤,如健康少女给人的魅力,无以言说。
       文人喜石之韵,认为其无限玄妙,如佛学。特别是大化彩玉石的出世,打破了传统的“皱、瘦、漏、透”的赏石标准,生成了“质、色、形、纹、韵” 的新赏石文化。“韵”体现更为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发现、琢磨、推敲,透视释放“人韵”。这和收藏者知识素养和赏石能力不无关系。所谓顽石无知,灵动通神。我觉得,浓缩了大千世界一切美丽自然景色的一方方大化石,精气神韵,生动雅致,情景交融,情理统一,禅观灵悟,养性怡情,如诗如歌。
       当然,更容易引起爱好者注意的是奇石抽象表现形式,就是其色泽和纹理。你看,大化彩玉石因铁、锰等多种矿物元素的浸染,光鲜细致,古朴自然,或雍容华贵,或清新优美,或古朴典雅,或庄严厚实……丰富的色彩,造就了不同的心理感受,给予了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同时,河水不同程度的浸蚀,大化石便呈现出多样的石层、复杂的机理,形成了纹理线条流动、清晰富丽、交错有序,美不胜收。色彩与纹理的自然组合,就让人生成丰富的情感,赋予不同的主题,所以羡慕和珍爱。
       除了大化彩玉石外,大化红水河段还出产大化摩尔石、大化梨皮石、大化黄腊石、大化“黑珍珠”等石种。因每种石种的成因不同,它们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也不同,具有自身独特性。
       “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看来,石头对人类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那么,对于美仑美奂的大化彩玉石,心醉神迷中爱之玩之,自是一番境界。
       1998年被发现挖掘以来,大化彩玉石吸引国内外奇石爱好者和藏石家蜂拥而来,争相抢购和收藏。人们爱石玩石,如痴如癫。有人抱着石头睡觉,有人把石头锁到保险柜里,有人因为石头一夜暴富……
       2003年,一块名为“盘古”的大化彩玉石,以22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单块奇石的最高成交价。后来,这块奇石因红黄斑斓的色彩,蓄势待飞的动感,酷似古时恐龙而被收藏者改名为“烛龙”,喊价也远远不只当年的228万元了。现在,单块大化彩玉石的成交价已超过5000万元了。明天呢,谁知道是什么天价,因为是稀缺的矿物,谁不想拥有?
人们驻足石边,或赞叹不已,或侧耳细听,从亘古传来的隐约的歌声,不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精彩!
       出资建造大化彩玉石珍宝馆的收藏家韦金官说:“这里收藏和展览的石头值多少钱,我不懂。我只知道,这么精美的石头,要留给世世代代来欣赏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对于大自然造化的认识和珍惜,超越了物质,超越了时空,同样是珍贵的。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赞叹道,大化美无极,这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出产的最美的石头。著名作家苏童说,大化的石头美得令人意外。
       赏石师祖陶渊明,他的一方石被其自称为“醒石”,每醉卧其中,就诗兴大发。玩石藏石,等于把大自然搬回家,细品味,慢端详,恍如身临仙境,能够感悟出人生的许多哲理。
 
大化水电站
 
       现在,我们眼前奔腾不息的,是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的南盘江流淌过来的红水河。
       你了解这条滔滔涌动的河水吗?在泱泱中国的大江大河中,红水河名不显赫,却充满神奇和力量。
       关于红水河的得名,有一个神奇动人的传说,与布依族民间流传故事《黄道射日》有关。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天上的阳光洒向地球,水土中万物生长,旷世间黎民繁衍。可是,没人料想到,有一天,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二个太阳。它们无不光耀闪烁,不分昼夜肆意烘烤着大地,生命渐渐被烤焦毁灭。居住在红水河畔的布依儿女生活也面临绝境,便推荐力大无比的黄道担起射落多余太阳的重任。黄道力拔山兮气盖世,背着弓箭爬上高高齐天的马桑树梢,一口气射落了十个太阳。当天空中只剩下两个太阳时 , 黄道已精疲力尽。而此时,剩下的那两个太阳已是惊恐万分,苦苦地哀求黄道放它们一条生路。两个太阳经过生死诀择,其中一个便纵身跳下万里蓝天,在山峰沟壑中化为了日夜奔腾不息的河流,这就是红水河。
红水河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了世世代代躬耕繁衍于斯的壮民瑶胞,他们便称红水河为太阳河,并自称为太阳部落的子民。 
在苍莽壮阔的崇山峻岭间百转千回,全长1056千米落差762米的红水河造就了南方水电资源的“富矿”。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水电勘测设计人员赶着驮满行李和仪器的马队,        来到了红水河边。无疑,他们震撼于红水河的激越湍流,更青睐于红水河的开发利用价值。
       于是,从上游的南盘江到下游的黔江,天生桥一级、天生桥二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十座梯级水电站的宏伟蓝图依次绘就。
       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化这个地方首先成为水电人停止脚步的地方,当年是不是已把这个电站定位为十个梯级排次中的第六级。总之,红水河上的第一个“明珠”闪耀了穿透天地的光芒,而高筑的大坝也缚住了狂野的红色巨龙,给人们的幸福添上了浓重的色彩。 
       这里是红水河中游、大化县城区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度59分、北纬23度44分。大化水电站于1975年l0月28日开工,1983年12月1日1号机并网发电,1986年6月厂坝枢纽工程竣工。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1.22万平方公里,总库容9.64亿立方米。第一期装机容量4×1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20亿千瓦时。至2007年7月,大化电站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6月30日投产发电,5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56.6万千瓦。
       全长1166米、坝顶高程174.5米、高83.28米的电站枢纽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和空腹重力坝,里面有各种专用廊道,像迷宫一样分布在河床的深处,狭窄处如“地道”,宽阔处似“大溶洞”。乘电梯下去,感受科技造化的文化魅力,你能领悟到什么呢?而在大坝下游,你可以在每年的洪水期,待开闸放水之时,看浪花飞溅,狂流奔涌,偶然还会遇上彩虹与雾海交错的奇观,震撼心魄。
       大家有所不知,大化水电站的建设,可以说是一场又一场“人民战争”的过程与成果。电站一期围堰在广西水电建设史上首次采用混凝土浇筑,当时按习惯的做法是人海战术,实行义务劳动。在工地上,每人都有“三件宝”——泥箕、扁担、三角耙,各队队长、各处处长到指挥部开会,也要带着,为的是散会后立即投入劳动。这在全世界的会议史上也许从未有过记载的。当时,上万人的大会,就在施工现场召开。一宣读完文件、讲完话,人们就扛着扁担,自然而然地参加铲土挑泥的战斗中,那气势、那场面、那人头攒动的情景,使人深深体会到“人民战争”的内涵,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毛泽东诗词,不但让我们现在领略其熠熠光辉,更是那个年代最好的“食量”。在艰难时刻,工地上提出发扬“揽月”、“捉鳖”精神,劳动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从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直至今天,大化水电站不停追逐着点亮光明的梦想,织就清洁能源的美丽蓝图。如今,电站设备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健康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大化一期、二期和百龙滩“两厂三地”的集控运行方式和水库联合调度方式,大大提高了电力生产的远程自动控制能力和水电的出力,为今后向智能电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部书,一部发展的精彩的书,一部不断闪光的添彩的书。
       如果你走到大化水电总厂文化广场,那里有首批中国大唐文化景观之一——“大电之光”。其核心景观为矗立在中心位置的大化电厂运行十五年后退役的旧转轮和枢轴,转轮高9米、宽8.5米,真实地展示了国产水轮发电机组独特的风采。随着广西水电的兴起和大化彩玉石景区、电力工业科普景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的建设,“大电之光”将成为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的新亮点。
 
红水河百里画廊
 
       在大化游览,自然不能错过风光旖旎的“百里画廊”。其奇山丽水,清波微漾,水天一色,两岸群峰屏立、翠竹婆娑、旖旎田园,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就像含羞少女迎风舞裙一样。
       大化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所形成的峡谷水库宽300至500米,方圆200多平方公里。“百里画廊”便是其中一部分,是大化电站坝首至江南渡口的河段,或者说是从大化电站往上游至岩滩电站约一半多的河道水库。这一段水面,船移景换,山形树影映衬,神态妩媚万千,每一处都是一首诗,每一处都是一幅画。
       我们从雄伟的大化电站坝首乘船起航,逆流而上。首先是延绵十多公里舞动的“双龙岭”,林木苍翠葱茏,就像两条舞动的巨龙,摆首争抢着大化水电站这颗“明珠”。
       大家可看看右前方,那里有一块岩石像“公鸡”,尾巴向上翘,头倾向河面。似乎,它从天上飞下来,想喝一口清澈的河水,却突然停住了。或许,先前它在天界,从来不知道自己长相是什么样子,这一次偷偷下凡,看到了水中自己的相貌,一下子就惊呆了。玉帝手指一点,就让它永远停留在这人间仙界,它还乐此不彼呢。
       再往上,气势雄伟的“五指山”,五座山峰排列有序、高低有别,就像我们张开的五个手指,故名。山上杂木丛生,野花烂漫,倒映水中,景致迷人。在这妖娆风姿的背后,还有一个壮美的故事呢。传说,很久以前,红水河里有两条恶龙,兴风作浪,淹没良田,残害民众。为了拯救黎民,壮家聪明的阿古和盘秀,偷偷跑出村庄,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去到古河的仙翁洞,求得仙翁赐给金斧和金刀,再返回家乡。阿古持金斧,盘秀持金刀,双双勇敢地跳进河里,与两条恶龙决战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制服了它们,逼它们返回龙宫。然而,为了家乡永远的安宁,阿古又求仙翁帮助,让其擎起右手化为“五指山”,把守此方水土。而盘秀为了与阿古长相厮守,化作了山脚的一股清泉,常年潺潺流动,福泽百姓。
       钟灵毓秀的“百里画廊”,当然是藏龙卧虎之地。你们看,“海狮”也来这里抢地盘了。前面右手边就是“海狮山”,这可是“雄海狮”,周围的“母海狮”都是属于它的。
当王,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王者,乃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前面有一座“马鞍山”,那可是用绿缎锦绸绣出来的,是给王者坐上去的。只是,我们要能坐上去的,是不是就得跟那头海狮斗一斗?
       人世间,多的是一心一意为民众造福祉的“老黄牛”。他们无意于官位的大小,无意于争权夺利,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的代表,就在我们面前的左岸,那是红水河的守护神——“犀牛”。它的头朝东,硕大的身躯向西起伏。相传,犀牛是兽中之神,是海龙王家族中的一员,被任为水官,来到崇山峻岭之间,负责红水河一带的水政。红水河奔腾于沟壑之间,像一个捣蛋的顽童,桀骜不驯,常常掀涛鼓浪,造成生灵涂炭。“犀牛”别无选择,决心化为“犀牛山”,长守于此,保一方平安。所以,村民尊之为“犀牛神”。 
        秀丽的山水,孕育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红水河这个弯度最大的水域,就是“情人湾”。
       在大化电站还没有筑坝拦腰蓄水之前,红水河无羁无束,日月狂奔;然而,它也是一条黄金水道,上游的土特产、农产品等源源不断地往下游运送,而下游的布匹、日用品又能逆水而上,送到大石山区里。这个湾,这当时最险恶的地方之一。为了祈求男人们一路顺风,女人们经常来到这里,默默地祷告上苍的保佑。“情人湾”由此得名。现在,情人湾变了,高峡出平湖,险滩消失了,水面平静清澈,岸边花草艳丽,竹林婀娜多姿,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回味甜蜜岁月、享受幸福生活的旅游胜地。
       这一带,聚居的主要是壮族,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年轻人时常唱着山歌:“一条河水清又清,河边都是打鱼人;打鱼不得不收网,恋妹不得不收兵。”
过了情人湾,我们看到了“敢马洞”,也是红水河一条支流的入口。“敢马洞”,壮语的意思是“狗的洞”。原来,大化电站蓄水前,这个溶洞洞口底有一块巨石像“一只狗”,因此得名。
       仔细观察那边的水面,我们会发现主河道和洞里流出来的水色是不同的。这条支流叫达洪江,发源于百色市平果县的西北部山区,在平果境内为明河,流到了平果和大化的交界,一头栽进一个大溶洞里,从另一边又窜出来,走了一公里后,再坠入大化境内的大山里,如此再而三,才从山底汇入红水河。以前,每当达洪江洪水爆发时,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涌流,横冲过河面。电站蓄水后,这里水深了,形成的冲击力自然就很弱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叫做“敢牛峡”。原来右边河道里,有一个洞,就是“敢牛洞”。也是壮话的译音,牛的壮话是“怀”,所以也叫“敢怀洞”。以前,还没有建公路,羊肠小道经过半山腰,红水河在脚下咆哮,人走过去胆颤心惊,只有水牛才会毫不知情地慢悠悠走过去,胆小的人就会趴在牛背上。因此得名。
       “敢牛峡”的山上,有人发现两种珍贵的观赏和食用植物。一种是长在乱石缝叶子类似槟榔树叶的,那是名贵的棕榈科植物,可用于公园、庭院绿化。另一种是蕨类植物,壮语叫“果瓦”,其地下硕大的块茎有丰富的淀粉可入药。如果您到这一带农家做客,或可尝到“果瓦酒”,其有强身壮骨功效之说。
其实,山上的植物千万种,对于大自然来说,哪一种不珍贵?
        “百里画廊”最险的峡谷,是“敢惊峡”,或叫“惊马峡”,连马过去都要受惊。“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果你是探险家,有足够的勇气爬上山去,就可以见到更多的珍稀植物,还可以和山上的猴群嬉戏。
       “百里画廊” 河水有情,一步一景,步步生花,人当然是走在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王维《周庄河》一诗写道:“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有人说,蝴蝶是最美的花。所以,经常把美丽的女人比作蝴蝶,而美丽的女人也经常有“蝴蝶”一样美丽的名字。河道上游的右侧,有三座山组合而成的图案,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中间一座小独山,两侧是呈蝴蝶翅膀状的两座大山,正如蝴蝶在这里采花粉呢。
       这只蝴蝶,一定是美丽仙女的化身。想当年,南唐风流后主李煜携酒独上西楼,抬头,月色如勾。举杯独饮,不多时,往事一幕幕地从心底涌起。李煜的思绪长出了飞翔的羽翼,飞回了故国的江南,那个山清水秀、水出芙蓉、美女如云的故都。或许,他心中的娥皇,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蝴蝶,往往和爱情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结局就是化蝶双飞。
       有一句诗词写道:“玉兔当空,美人在怀,瞧哪个把持不定。”这里,玉兔指的是月亮。“甜歌皇后”李玲玉首次“触电”,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成功地扮演了玉兔精的角色,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今天,这只玉兔精来到了我们的红水河畔,变成了前面右岸上的“玉兔山”。玉兔精怎么从遥远的天竺来到这里呢?原来,宇宙混沌,桑海沧田,天工开物,瞬息万变。玉兔精无数次以自己的美貌去骗取美男子的欢心,造成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后来,唐僧西天取经归来,终于修练成佛。他决心为民除害,就施法超度,让玉兔精化为玉兔山,找一处风景秀丽的山河,吸天地日月之精华为其洗清罪孽。
       其实,自然万态,人间千种,极尽妖娆,令人游思漫想。直至百马乡的登排河段,碧波粼粼,山水相映。传说,海龙王以“登排山”为宝座,指挥众神,发号施令。“海凤王”、“海豹王”、“海牛王”、“海豚王”、“牛魔王”等俯首称臣,为这条诗画长廊增添了几许神秘、几许壮美。
       在奇山丽水中醉游,到了接近古河一带,左岸连绵起伏的十二里土坡,土地肥沃,湿润松软,种植着郁郁葱葱的龙眼林,所以称“十二里香”。 唐代美人杨贵妃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佳话。龙眼和荔枝都是南方特有的亚热带水果,清甜可口。龙眼还有桂圆、益智、骊珠等别称,因其种子圆黑光泽,种脐突起是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龙眼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物。俗话说:“春试柑桔共杨桃,夏食莲果与菠萝,秋尝龙眼余甘柿,冬日青揽蜜浸桃。”
       “十二里香”的对面,是“飞鹰山”。“飞鹰”由三座山组成,两边的山峰左右展开如翅,而中间那座山像锐利的鹰嘴。我们把视线从飞鹰山上越过去,那就是“摩天岭”。其高入云层,海拔880多米,登上顶峰,可远眺大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至古河,回头望去,屹立于眼前的是一面旗帜似的山峰,叫“巴楼山”,山中有岩洞,山顶有岩葬。传说,八年一度的盛夏之夜,有两束佛光照彻河面,书写千古之谜,无人能知。
       而稍上河之北岸,奇峰罗列的古河乡伏龙村东南面山麓,日夜奔涌着一股清澈的泉水——伏龙泉。主泉和周围多处地下小泉从层状灰岩中流出,在一处石窝汇集成池,水面便有如龙嘴喷起的水涡,形成了一朵朵舞动的花菇。伏龙泉蜿蜒流过田垌,湿润土地,滋养禾苗,注入红水河。
         伏龙泉的西南面耸立的一座山峰上,有“三仙洞”,便是仙姑洞、仙女洞和仙翁洞,洞内相互连通。仙姑洞和仙女洞同在山的北面,仙翁洞在山的南面。
         仙姑洞从入口处往下呈阶梯形向下延伸几百米,洞险而景幽,有金帐银幕、千古塔林、仙女泉、老将军石、雪地孔雀等造型奇观。壮语称仙姑洞为“敢团”,即有狐狸在洞内。传说,王母娘娘派仙姑降伏狐狸精后,仙姑便化身在此,造福生灵。
         仙女洞,原名六姣洞。相传,天庭的紫衣仙女与古河种桑养蚕郎有私情,被王母娘娘处罚,化身于洞口。另有六个仙女,她们严守妇道,则被深藏于洞中,日夜监视着紫衣仙女。人们要目睹六个仙女的芳姿,必须要通过九个关口,爬到“会仙关”,才见到六个仙女的化石,“六姣洞”也由此得名。
         仙翁洞则分前后两个洞厅,中间有一块巨石隔开。前洞宽敞绮丽,后洞曲折幽深。因有石塔貌似南极仙翁,故得名。
         话说回来,在古河之东有一处十二公里长的“水墨画长廊”,那是华善峰丛谷地。这里两侧峰丛连绵,奇特多姿,像虎类狮,如龙如驼,如剑似掌。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侧面削岩绝壁,石壁上七彩斑斓,形成千姿百态的画面。平坦的谷地里,则果树成荫,竹木成林,木棉竞秀,民舍坐落其间,自是一番独特景致。传说,开河力士在这里开山挖河道,后来,遇到古河仙女路过此地,便停下来闲聊,不料越聊越投机,耽误了时间。当河神引着河水下来时,已来不及等候力士开山,便改道流经古河。其实,河神与仙女早有密谋。仙姑、仙女化身于古河,每天要以河为镜梳妆打扮,怎能不让红水河从山前淌过?河神可是情痴,它给仙女引来了红水河,还在山后吐出“伏龙泉”,让仙女能洗濯于天地之精华,吸纳天地之灵气。
        山水相依,山护着水,水绕着山,青山绿水,钟灵毓秀,自是福之所至,美之极致也。
 
佛教胜地莲花山
 
       有一句话说:“邪不压正,心中有佛。诚心为善,佛通极乐。恒心即定,终得收获。心诚则灵,必成正果! ” 阿弥佗佛!佛教源于西域,扬于华夏,是中华民族弘扬正气的文化典范。
       这座位于都阳镇双福村佛教胜地莲花山,由海拔1000多米的东、西、南、北四座大山围抱而成,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其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以莲花山、七百弄自然生态和双福田园风光为依托,可体验感受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之魅力,可生态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随性行乐,亦佛之心吧。
       大家看,这山脚的路边,长着的这几棵盘根错节、老态龙钟的榕树,大概也有400多年树龄了。在大化境内,有100年树龄以上的古榕也不少于500棵,大多长在村庄旁。壮族崇拜榕树,一般不砍伐,而几乎在有古榕的地方,都设有庙堂神位,供奉土地神。所以说,宗教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是立了一大功。
       就说我们要前往的莲花山,无疑是无数人心中信仰的圣地、神秘的天堂。我一直认为,佛教是超越宗教和哲学的,其伟大之处是智慧和慈悲,是荡涤心灵的清泉。或许,我们有来生,能身披袈裟,寻一处清净之处,念佛诵经,弃名利存善念,成就无边功德。
       通往莲花山的路,原来在北面高山相望的两边,修了两条水泥阶梯路,有不规则的台阶各约4000级,一般步行登爬需要两个钟头左右。两条路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在风水学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五行论中,青龙在东,东方属木;白虎在西,西方属金;南方朱雀,为情;北方玄武,为性;谓之四象,四象会合于中土,立见五行。而从练功修身来说:“虎在西兮龙在东,东龙西虎各争雄。若解相吞归一处,神仙顷刻不劳功。”
       如今,水泥路修到了山上,几公里的路程踩一下油门就经意到达佛门前,凑热闹的人就不足道也,而于信徒,如何体现虔诚来呢?我们不知道,沿岭依沟的台阶上,是否还有虔诚者艰难攀登的足迹。
       莲花山上,主要建有念佛堂、大雄宝殿、藏经楼、豉楼、青龙亭、白虎亭、真武阁等,还有天然的仙境神水、福禄寿山、聪明泉、观音泉等。需要烧香拜佛的,自由行之。
       福禄寿山的神奇,必然是亲临所能感悟的,或可领会“因果报应,如影随形;积德行善,身心安宁”的神谕。好山有好水,虽在高山之巅,莲花山的水也仿佛通了灵性,“聪明泉”从西南面的一处岩逢山间涓涓而涌,在红花绿树下流动,是让人忍不住要尝一尝它的甜。
       莲花山四时景色宜人,游人可春赏花、夏观云、秋望日、冬看山,领略喀斯特地貌的雄奇峻秀。神奇的大自然,给久居大都市的人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 

山海奇观七百弄
 
       云贵高原的余脉,延伸至这里变得颇为奇异,陡然生出了世界上极罕见、发育极典型的大面积高峰丛深洼地的喀斯特地貌。这便是广西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
       茫茫寰宇,乾坤大开。距今约3亿年晚古生代时期,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及周围广大地区是汪洋的大海,又经过1亿多年沉积了厚达4千多米的纯碳酸盐岩石。直到距今2.35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在太平洋和印度两大板块联合推移作用下,印支造山运动爆发,桂西地区海陆沧桑巨变,地壳缓慢上升,由海洋变为陆地。
       距今6500万年以后第三纪时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爆发,滇黔地区整体抬升,形成了云贵高原;桂西地区处于高原南侧斜坡地带,斜坡自南向北逐级掀斜抬升,因而处于斜坡下缘的七百能国家地质公园,形成了900-1000米的岩溶剥夷面。
       距今300万年的第四纪初期,桂西地壳频繁间隙上升,红水河强烈深切,地质公园岩溶剥夷面遭受强烈侵蚀和溶蚀,地下潜水面集中渗漏,垂直深切,地下暗河不断扩大,地表岩溶化平原严重肢解破碎,高峰丛深洼地地貌逐渐形成。
       变化无所不在。而对于地质历史来说,千万年的时间算得了什么?山脉的升高,冰川的消融,板块构造的运动,岩浆的活动,地震的发生……如果    要了解关于七百弄地质知识,我们不妨走进地质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公园的景观规模、特征、形成演化、价值意义、社会地质背景、地学知识、人文历史等。
       我们知道,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由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务院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其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那么,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在公园里,主体地质遗迹景观为岩溶高峰丛深洼地和板兰岩溶峡谷,分布有世界上最陡最深、发育最典型、保留最完整、分布最多最密的岩溶峰丛地貌,是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与云南路南石林、桂林阳朔峰林并列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岩溶地貌类型。
       高峰丛深洼地地貌,这是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也是我国唯一一处以高峰丛深洼地为主的大型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同时是世界上峰丛最密集地区、深洼地数量最多最密最深的岩溶峰丛区。向公园深处去,自然会见到圆形、不规则多边形、楔形……洼地底部形态复杂多样,大洼套小洼,洼中有洼,洼上有洼,深洼地立体形态奇特美丽,容积量巨大,乃天下奇观,全球稀有。
       数百平方公里的公园峰丛延绵,峻秀林立,沟谷纵横,洼地密布,构成浩瀚无边的岩溶准平原景观,美学价值极高;当然,还有神奇的溶洞,红水河上最险峻秀美的板兰峡谷。
       现在,我们的车子爬上眼前弯弯曲曲的公路,就是进入地质公园的“山门”,叫“八里九弯”。顾名思义,这个山坡有八里路九道弯。
       站在山腰回望,盘旋缠绕在悬崖峭壁间的进山公路,宛如神仙随意抛下的一根根银绳,山体造形奇特动人,线条起伏多变优美,与中间的壮村瑶寨、田园风光和远处朦胧的山影构成一幅静中有动、远近层次鲜明的图画。
       当年,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D·福特教授到七百弄考察。他认为:七百弄是世界上最陡最深的大洼地。他把七百弄、桂林漓江沿岸和云南石林称为“世界上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类型中的最非凡的实例。”走进七百弄,我们就可以验证这位走遍世界各地的地理专家的话。
       在这片博大的山的森林里,大家屏住呼吸,你是否聆听到一种诗意神韵的飞扬?你是否感觉到一种大自然的宁谧幽深和变幻莫测?你是否体会到一种缕缕轻雾飘荡着的仙境空灵呢?
       七百弄,是一本关于山的厚重的书。
       登上千山万弄观景台,环顾四周,一座座密匝匝的高峰和数以万计的山丘齐奔眼底,你一定能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山的奥妙和灵气。这些千姿百态、高低耸立、大小参差、缓峭绵连的山,形象各异,幻化无穷。环顾四周,看山的浪潮向天之尽头奔涌而去,春夏秋冬,晨昏四时,领略群山的雄伟、日出的瑰丽、日落的灿烂、雾霭的梦幻、云霜的高洁以及登高望远的自豪坦荡,你会顿生敬畏的情怀、感受震撼的冲击。
       大家往东看,这是一派汹涌澎湃的山的浪涛,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如果清晨来到这里,看东方日出,和海边看日出相比,是另一番风味。在晨曦中,这些山峰就像刚刚睡醒的少女,披着朦胧的纱巾,伸着懒腰,轻轻舒展美丽的曲线。往西看,那里仰躺着一个美丽的“少妇”,披着一头秀丽的长发,收腹挺胸,张开樱唇,似乎在博采天地之精华,吸纳日月之灵性,痛快淋漓之致。往南看,峰峦跌宕,险峻雄伟,在绵延高山中,是形状各异的洼地,随山的起伏而相连,或洼上套洼,很是壮观。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居住在洼地或半山腰的布努瑶人家。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中,布努瑶以特有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篇。再往北边看,那里的山峰有仙桃、雪梨等形状,好像供奉着神佛。不错,往北边过去,就是都阳莲花山佛教胜地,这里就是供品。而且,我们可以把七百弄一座座直立的山峰,看作是点燃在神佛前的一柱柱香火。所以,这里经常是云蒸霞蔚,烟霭萦绕,祥气弥漫。
       如果说要欣赏苍莽山海,登上这里的观景台只是图个方便。我更喜欢攀上距离这里十几公里路远的弄耳山,它海拔1200米,是最高峰。更高处,看到的自然是更壮观、更震撼的奇峰巨浪。只有亲临,才能不悔。
       走下观景台,往纵深走,这里四季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如天地初开,没有一丝杂质,任你贪婪吮吸。
       七百弄的乔圩,算是公园里唯一的“平原”了。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足,可也只区区一小块。七百弄是典型的岩溶地貌,石漠化严重,渗水现象突出,水文动态变化极大,水源涵养能力很差,因此有“滴水贵过油”之说。
       左边的这个弄场叫“弄歪”,瑶族人家住在洼底凸起来的山丘顶。从公路望过去,可见到三个村寨,人称“福、禄、寿”三星。一条羊肠小路穿行于乱石缝中,人造梯地、鱼鳞地、石缝地构成独特的洼地风光,人们美其名曰“天街别墅”。
       大家看这个弄场,就理解了“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含义。“碗一块,瓢一块,盖上草帽少几块。”这些土地是无法丈量出来的,瑶民只能用眼睛来估算,或者以播下种子的多少来计算。
       七百弄号称“石山王国”,人们也把七百弄乡政府所在地人口聚居的一带称为“石国天都”,使远方来客如临异国他乡。如果在高处往下看,就好像漂浮在山海浪涛中的“海市蜃楼”。
       山这么高,洼地这么深,七百弄也是一个个巨大石桶的集聚。如果有人高声吆喝:“哦嘿嘿,呼……!”那四面的山崖会把尾声断续地送回来:“……呼——呼——呕……”这可是“山神”的回应,充满了十足的野性。或者说,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存在,也是山里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艰难挑战的蔑视吧。你们看到洼地中,人造螺旋形梯地,扶摇而上直达坳口,从公路上鸟瞰,有如龙卷风般,正是壮瑶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创造的“龙卷地”。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弄”。它的地名叫“甘房”,壮话的意思就是连鬼都怕的地方。它垂直深度530米,由西、北、东、南4个主峰、7个次峰和4个主垭口组成,主峰海拔1100米,四周为陡坡绝壁,是世界岩溶区最深最大的洼地。在洼地,年平均气温18度,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瑶家安居于洼底,常年不涝不旱,世外桃源也。
如果再往前走几百米,从左边的坳口望过去,就会见到“十里幽谷”,两侧峰峦叠嶂,峭壁千仞,灌木丛生,山花烂漫,连绵不断,风景秀丽。
       七百弄山奇得惊人,洼幽得迷人,洞美得醉人。这里山山有溶洞,洞洞有奇景。现在发现的发育最好的溶洞是乔圩洞。乔圩洞由三个“大厅”组成。由外入内,景观渐次壮美。乔圩洞也叫“密洛陀宫”,传说,是瑶族的始祖娘娘“密洛陀”的宫殿。在距离洞口约50米处,有一尊独立的钟乳石塔,像密洛陀的坐像。洞顶密集生长的钟乳石,数万条倒挂如晶莹剔透的“银簮”、“银针”、“鹅管”等,正不断地滴着水珠,是密洛陀梳妆打扮用?钟乳石情韵绝异,争辉斗奇,造型非凡,是任何设计师望之莫及的。
乔圩洞中一股清泉从20多米高的洞顶落到洞底,流入洞壁石林,不知去向。
       是汇入地下暗河吧?大化岩溶峰丛区地下暗河极发育,已初步查明的有板升地下河和地苏地下河,其中地苏地下暗河发源于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地区的七百弄和雅龙至六也一带,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都安县保安、东庙等乡镇,在地苏乡青水附近为明流河,为特大型地下暗河。
       暗河也是一片静谧的世界、一本神秘的书籍。
       在七百弄五彩斑斓清新宁静的境界里,万籁和谐,超脱尘世。
 
湖光山色
 
       1992年,岩滩电站下闸蓄水,良田农舍、道路沟渠在人们面前渐渐被吞噬,昔日生活耕作、嬉闹游乐的家园没有了。巍巍大坝构筑的26亿立方米的蓄水库容、153公里的渠化航道、107平方公里的库水面积,造就了山清水秀的湖区风景和淡水鱼的天堂。
       岩滩电站库区水面广阔,风平浪静,水色清绿,烟波浩渺;湖中岛屿时现,水湾妖娆,鱼网交错;岸上林木丛生,瑶壮村寨星罗棋布,风光旖旎。
       如果在湖畔的高山之巅俯视,就会见到无数个山岭大半截淹没在涟漪中,露出水面的山头便成了百多个岛屿和半岛,岛在湖中,水围着岛,有人便美其名曰“绿珠长湖”。如果行舟湖中,波澜轻抚,水光闪烁,山岭苍茫,云雾缭绕,鱼鸟游翔,那可是一个梦幻般的水乡泽国。
       良田沃土变成了清水碧波,耕田插秧的农民也变成了摇船撒网的渔民,电站蓄水掀开了新的历史册页。世代居住这里的壮瑶人民,开始学会摇动着船只,品尝着生活的另一种滋味,编织着时光的别样风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移民们勤劳的耕耘中,水成为了一片广阔的田地,船成了翻土的牛,浆成了摇动的梨。现在,岩滩库区是广西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以“北景鱼”品牌为标志的渔业开发项目被定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在流动的河水中,鱼自由自在地生长,自然是美味佳肴。
       因此,这里也是很好的生态休闲垂钓天堂。湖光山色,清净乐园,常年吸引来外地和县内的众多垂钓爱好者,静静地坐在绿水轻荡的港湾,享受着休闲的快乐,也享受着淡水鱼的美味。
       现在,岩滩库区已成为有名的闲钓基地。每年,广西体育节期间,都要在这里举办千人垂钓大赛。在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里,垂钓爱好者可以任意释放激情,快乐抛投,悠然垂钓,亲近自然,娴静恬淡,超然物外,是另一番人生况味。在“鱼”乐无穷中,钓者还可以闲下心来,看交织的网箱、游动的渔船、秀丽的岛屿、迷人的港湾、青翠的山峰织就的一幅幅山环水绕、多姿多彩的画卷,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生活美境?
       充分利用库区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垂钓基地和国际垂钓品牌赛事,推动库区休闲渔业的快速发展,是当政者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北景百爱码头上船,往右就是16公里长的板兰大峡谷,自南向北依次是百爱峡、弄岭峡和板兰峡,又称“小三峡”。峡谷蜿蜓蛇行于峰丛地貌中,两岸山峰高700~800米,峭壁林立,山高林茂,大小溶洞陈列其上,青山倒映湖中,山水交融,形成一幅幅险峻秀美的峡谷山水风光。这里有猴王山、三眼崖、神符壁、女娲补岩等景观,有的可望不可及,只在远处,让你随生奇思妙想。
       行船向左,过巴龙大桥,就来到了巴龙岛。巴龙岛四面环水,岛上有人家,绿树掩映,果树飘香,是迷人的“水上村庄”。这个岛由一个大的岛屿和一个小岛组成,细细品味,类似于台湾的“日月潭”,大岛为“日”,小岛为“月”,相得益彰,同样有“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境况,或者说“但觉水环岛以外,居然岛在水之中”。
       直往前,有一座雄峻的山峰如“巨鲸昂首”。它好像从水中突然窜出来,张开大嘴,是不是吃到了美味佳肴?不过,巨鲸有灵性啊,千万年前,它好像就知道前面要建电站,这里一定是一片清澈的水域,水里一定聚集美味的鱼。所以,就早早在这里守候了。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往下游,有“盘龙岛”、“三星岛”等,不一一述说。岩滩电站库区湖光山色之美,只有身处其中,品一口清茶、唱一支小曲、书一纸文墨,或许才能深切读懂,那烟波浩渺涵盖的美、那妖娆水湾蕴藏的妙。
 
岩滩水电站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三十三道湾有三十三个滩……”这是一首民歌里唱道的。
       从一片碧绿的水域驶来,我们终于看到,挡住这柔软物质去路的,是巍巍“巨臂”。 “巨臂”总长525米,高程233米,拦住上游流域面积达106580平方公里,按正常蓄水位223米的相应库容是26亿立方米。对于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它意味着什么?我只从资料中得知,大坝是按千年一遇洪水30500立方米/秒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34800立方米/秒校核。因此,它是系统中容量最大、调节性能较好的水电站。
       岩滩水电站是特大型、现代化的电力生产企业,是红水河上建设的骨干性工程,往上游距龙滩水电站166公里,下游距大化水电站83公里,属梯级电站的第五级。
       岩滩水电站主体工程于1985年开工建设, 1987年11月提前一年成功截流,1992年3月下闸蓄水,1992年9月16日第一台机组较国家审定工期提前9个半月投产发电。到了1995年6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一期工程单机容量30.25万千瓦,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发电机组;直径为10.8米的引水压力钢管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引水压力钢管。
       巍巍大坝,承载巨能。岩滩水电站一、二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1万千瓦,源源不断的能量,可供电广西、广东,担负电网调峰及事故备用。
       电站的左坝,是在1999年底建成的第一台大型垂直升船机。它填补了我国无大型垂直升船机的历史,解决了高坝水电站建设中通航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为三峡水电站升船机及其他升船机的建设积累和提供了经验。
       岩滩水电站的建设标杆,是历史的高度,也是今天的神奇。
       电站的右岸,丰姿绰约的“睡美人”安详仰眠,似乎沉迷在千年的梦境中。传说,海龙王要在红水河畔修建龙宫,选中了岩滩这块风水宝地。不料,九头恶狮赶来搅局,硬要霸占此处。海龙王只得求助于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派一仙女下凡,用神鞭降伏了九狮。观音菩萨念她有功,也知道此仙前世与一痴情男人有缘,便让她留在这个人间仙境,与情人(上游有“痴翁山”)守望。在“睡美人”山上,时现“石花”,是仙女幸福的泪花,还是情人赠予的礼物?
        恶狮被降伏后,观音菩萨令其化身为“狮山”,守护仙女,保佑黎民,以功赎罪。威武的雄狮,在冥冥之中,造福了这片热土。地质科学家还发现,在双狮山绝壁上,有多处2亿多年前特大型海底滑坡岩面, 呈波浪状、拖曳状和卷曲状等流动线条,组成了数千平方米的崖壁画廊,像狮身上美丽的花纹一样。
       仙女赐福,灵兽呈瑞。在岩滩这个小小的山谷,不但建成了大型水电站,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硅矿、辉绿岩等矿物资源,还出产精美绝伦的彩玉石、摩尔石、黄蜡石等,可谓灵脉汇集之处、钟灵毓秀之地。
 

奇滩怪峡

 

       我们回到县城,再从大化电站码头启程,往下游。下游的河水不是“百里画廊”和岩滩湖区那般平静,而是更为急促激疾,时常出现漩涡狂卷,让飘流的船只也会经受不小的考验。或者,勇敢者可以投入急流,漂流搏击,强身健体。
       这里至百龙滩水电站,全长26公里的河道保留了原河床之形态,蜿蜒曲折,有“八弯八滩”之说。
       其河滩乱石嶙峋,千奇百怪,如神似仙,若禽仿兽,形态各异;沿岸杂树丛生,峻峰秀色,芳草萋萋,翠竹婀娜;沙洲舒缓洁净,宁谧清幽,四周奇石玲珑,野花竞艳。飘流河中,你还可以欣赏两岸石壁上的图案,如天仙神笔般,给我们展现一幅幅似是而非的古画。
       我们行船水中,有如游弋在飘动的蓝色绸带中、戏水于石丛峰林间,体验河的热情曼妙、欣赏景的美丽多姿,定会激发你吟诗咏唱、挥墨作画的狂热冲动。或者用你手中的镜头,捕捉山水映衬的大美,记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而在岸边的体验,是激情、陶醉和梦幻的交融。在景山的那些小码头,翠色浓郁,偶有小沙滩在岩石边,柔软的细沙和绿色的水花亲密地接吻,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意。游动的河水奔向远处的山间,时有小船很享受地飘动,而奇峰层峦便是美丽的背景。在早晨,你经常会有运气看到雾气浮游在河面、小岛和山峰间,宛若仙境,待晨曦透过疏枝密叶洒向水面、近地和远峰,我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在傍晚,夕阳斜照过来,河岸土黄色的岩石和深绿的河水半暗半明,色彩丰富艳丽而对比鲜明,极富层次感,这是每一个艺术家想要的境界。倘若你找到一处石凹处,从摇曳的花枝看过去,会看到一圈翠绿的水面,如瑶台藏着的镜,环着不规则的金黄的边。
       这里的河对面,一处如鳄鱼头伸向水中的“鳄鱼岛”,有细沙、小草、石牙,在几亩宽之地供你看水赏山、观云钓鱼、闻花戏碟,也是聚会游玩的好去处。
      往下走,是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三岛湾,一个刚刚开发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可以在岸边烧烤、水中游泳、沙滩上打球等,在绮丽的风光中可以让你尽情挥洒生命的活力。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给自己带来了便利,那么会给未来带来什么?
       再往下,至百龙滩,左边山势峻朗、高峰叠秀,右边坡谷延绵、磅礴壮观,或许是要衬托出山谷的电站来。河中有一个白沙环绕的孤岛,称百掌沙滩,是河沙随急流涌上来,聚沙而成,令人神往。
       这是我所知道和体验的下游风光。
 
红色之旅
 
       大化,曾经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覃国翰少将就诞生在古河乡丹桂村。红七军多处遗址和右江地委干校遗址等留下的一串串革命足迹,和红水河畔璀璨的木棉花相互辉映,闪烁着历史无比荣耀的光芒。
       时间,是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地镌刻出一道道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英雄先辈们艰苦卓绝的风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像峻朗的大山一样,卓绝傲立于天地间。
       这片土地,曾经有千万英雄人物叱咤风云,曾经演绎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显然那需要冗长的述说,是旅程不允许的,我只能概略说几个革命遗址,作穿针引线。有人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那么,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我想首先是一碗饭、一杯水这样喂饱肚子的东西,然后应该要活得有精神,这种精神更重要的是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所以,我们在感受英雄存留的气息中,或许会获得认识的升华和生命的力量。
       1949年6月,创办于当时江洲乡(现江南乡)南完中心校的中共右江地委革命干部学校,第三期搬至古河乡中心小学上课,与桂西游击指挥部在一起,这一期学员来自广西14个县市共345人,有政治、军事教员31人。至1949年12月,中共右江地委和桂西游击队指挥部搬迁到田东县平马镇,右江干校随迁。解放后右江地委革命干部学校仍保持原样。1992年,这个旧址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它成了各级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等基地,党员干部纷至沓来。人们会循着讲解员的述说,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壮举,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当然,右江地委革命干部学校也是桂西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先驱陈铭玖等人在此办校。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指挥部在此成立,发布《桂西人民起义宣言》,领导东兰、万冈、凤山、天峨、河池、都安等6县游击队武装进行革命斗争。四合院结构的旧址,周长126.8米,南北长56米,东西宽28米,共有房屋23间。1980年按原样维修。2007年,“红色”楼再次修葺,在保留革命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了时代气息。
        往西距离古河乡十多公里的都阳镇都阳圩,这里的1930年1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都安赤卫营和恩隆县七里区赤卫队联合都阳团局民团武装,俘获土豪恶霸13人。1月27日,壮族革命领袖韦拔群抵达都阳,召开各级领导会议,正式批准都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覃道平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原都阳土司衙门挂上“都安县苏维埃政府”的牌子。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右江地委书记区镇和都安县地下党负责人方生等曾在这里办公,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武装斗争。1984年4月,都阳苏维埃政府旧址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至红水河上游的乙圩乡府驻地,东北边一片开阔平坦的田野上,1930年10月初红七军举行二十一师成立庆祝大会,黄明春(即黄松坚)主持大会,韦拔群、陈洪涛作报告,5000多军民热血沸腾,誓死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在红七军21师成立庆典遗址不远处,也就是乙圩村后山的六翁洞内,是师兵工厂旧址,现在还残存当年使用的火炉、木炭和一些铁屑。早在1927年,中共党员、恩隆县农民协会副会长、右江农军第二路军中队长蒙元升就带领来自宾阳、都安等地投身革命的铁匠,在这个长4米高2.5米洞底约300平方米的平地上,制造出一件件粉粹邪恶的武器。1931年初,红二十一师在乙圩宣告成立,六翁兵工厂就成为其主要兵器修理厂,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争总是风云突变,1932年冬右江革命根据地陷入敌手,六翁兵厂受到破坏。
       而创办六翁兵厂的蒙元升,1931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羌圩乡六母沟遇害,被安葬在乙圩乡府驻地旁。其北侧,建有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也为纪念龙那剿匪战斗中牺牲的7位烈士,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和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
       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我们,在充足的物质条件的诱惑下,或许信仰正在逐渐流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利益……我们是否知晓,先辈们至死不渝地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都将个人的命运和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补述
 
       年轻的大化,古为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划入定周县,五代十国时统属宜州地,宋归巴马瑶族自治县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清时隶属思恩府,民国时和解放后分属都安、巴马和马山县。其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邻都安瑶族自治县,西界巴马瑶族自治县,南接百色市的平果县和南宁市的马山县,北连金城江区和东兰县,河池、南宁、百色三市的交界区域。东西最大直线距离53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68千米。
       云贵高原绵延而来,至末端而为都阳山脉自北向南跨过全境,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西北部为峰丛洼地海拔一般在500至800米,最高为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海拔一般在900在1000米;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海拔一般为150至300米。中、南、西部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北部高寒山区冷暖差异大,日照偏少,峡谷多风。
       最能撩动心魂的,自然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红水河水系,贯穿大化全境160千米,一级支流灵岐河、清波河、羌桂河、王秀河、棉山河、满江河、野马河、江洲河、百并河等流程117千米,地表河长277千米、水资源14亿立方米。这些日月流淌的河水,沉淀了人世间多少动人的故事?
       大化,在27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就占据了约91%。从书本上来说,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层峦叠嶂,犬牙交错,高度差异大,山里套山,山外有山,形成一个大家族。
       在大化的群山中,有着无尽的艰难和宿命,有着少有人知的荒唐故事和美丽传奇,有着人所鄙夷的凄凉和众所倾慕的财富……石灰石、辉绿岩、钛铁矿、锰矿、硅石矿、大理石,单就20多种矿产资源,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厚度和重量。
       就说这里的人吧,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46万人口,瑶族、壮族、汉族及其它民族分别约占总人口的22%、72%、6%,其他9个少数民族零星杂居。
       自称“布努”的瑶族,约于明代从邻近的都安、东兰、河池、宜山等地陆续迁入,最早定居县境内有蓝、罗、蒙、韦等姓,至今约500余年之久。按其第一代先祖“环珠”一世算起,至今已繁衍30代左右。他们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万物,和生命息息相关的这一切,和他们的心灵一同走在路上。他们祖先崇拜的神灵主要源自《密洛陀》史诗,诗里颂唱着始祖母密洛陀。她念符诵法,用金笠造成天,用银伞造成地,用金耳环银耳环造成太阳和月亮……
       自称“布蛮”、“布土”的壮族,属古代越人后裔,历史上曾有鸟浒、俚、僚、撞、俍等不同称谓,是大化这个地方最早开拓人了。“壮”,史书写为“撞”,或“僮”,出现于南宋,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庆远、南丹之民呼为僮。”南宋李曾伯在给宋理宗的奏折中,亦提及“撞丁”一词。汉代刘向《说苑》中所记的古代人民歌积哀康《越绝书》所载的古越语,其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同现在的壮语基本一致。
       既为开拓者,大化县境内的地名、平原谷地之村名多叫“板”(mbanj,山间弄场叫“弄”“陇”、“龙”(Bungh),山名叫“坝”(Bya)、河名则叫“达”( bah)等,与古越语同源。
       这里的壮族一直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鬼,村有社神、家有灶君,主宰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物产丰歉,因而顶礼膜拜,以免渎及之而招来灾祸。当然,壮族最崇拜的是祖先,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守护子孙、施予祸福。
       祖国山河日新月异,民族团结地久天长。大化建县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和革命斗争中,各民族同胞携手并肩,紧密合作,形成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血肉关系。无论是国家大型工程建设,还是战天斗地的致富路上,各族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圆了一个又一个共同繁荣的梦想,成就一个多种文化交汇的整体。
       回首古越,山水之外,寂静中诠释沧桑履痕。在岩滩水电站坝首向西约1000多米的常吉半岛琴常屯,曾出土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镰。又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金陵之官兵溃败于今贡川乡龙口村,村人韦建扬为避匪乱,率众老乡亲捐钱粮、出人力建石城40米,南起经道山,北迄龙口山,当中开一门,门上设眺望楼,现在尚存石墙于洞中。还有,始建于1789年的岩滩镇良片村岑大将军庙,清乾隆年间被认定为“风水宝地” 的都阳镇曾建有佛教堂,座落在古河街南山麓的巴庙山下始建于光绪26年的文武亭,共和眼圩观音庙等,或曾香火缭绕,或为革命活动发祥地,其庙宇佛堂已难见其势,而留有刻字古钟、石雕泥塑,掩映于青山绿水中,焕发古香古韵。
       红水河岸边崖壁的宋代岩葬墓群,因为筑坝拦河,遗址永远浸在了漫漫水中,尸骨和木棺残片存入了广西博物馆。贡川乡龙眼村龙眼洞的“诗壁”,大化镇亮山村的岑公庙石刻、碑刻,都阳镇满江村的“温泉”石刻,江南乡的“粒我蒸民”、“心鉴千秋”木刻,都阳镇的土司衙,让我们看到历经岁月的侵蚀的文化厚重而依然那么光彩夺目。
       这就是古老的土地、年轻的大化,拥有动人的音符,是本读不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