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研究 正文

红水河·上下五千年

2019-03-25    来源:兰明锋    点击:3841次

红水河·上下五千年
 
兰明锋
 
        红水河,冥冥之中,注定是条神奇的河。
        中国有三条著名的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第三条大河流是珠江,全长2320千米 ,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北东麓,它又有三大支流,分别是西江、北江、东江,西江是珠江水系的最大干流,从云南开始,流经贵州、广西、广东、注入南海,广西境内的河流就叫红水河,上游云南称南盘江,下游广东称黔江,最后经广东江门市流入南海。
        红水河,沿河一带的古老民族有瑶族和壮族,壮族古时候叫南蛮,瑶族就是现在的布努瑶。经过考古,壮族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的先祖,而瑶族和壮族是同源。瑶族又分为很多支系,布努瑶为最大支系之一,总人口超过100万。同时,布努瑶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活化石,特别布努瑶语是现代汉字的鼻祖。
        布努瑶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大化县巴马县和东兰县,这四个县各自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都安县是布努瑶传说的始祖“密洛陀”(女神)的故乡, “密洛陀”是流传于广西都安、巴马、大化、东兰等地布努瑶民族代代相传的神话到现代的故事,融神话、创世、英雄为一体,描述了女神密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壮烈业绩,“密洛陀” 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 “布洛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布洛陀文献最早记载是东兰县志,是根据板升壮族老人口叙,解放前板升这个地方是东兰县管辖,解放后划给都安县管辖,现归大化县管辖。)
        东兰县是当今世界铜鼓保存最多的地方,有612面,堪称中国乃至世界的“铜鼓之乡”。古时候,铜鼓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祭祖,同时还用在战时号召本部落族人与异族进行战斗。巴马是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大化县是布努瑶集居中心,都安东兰巴马大化古代是百越之地。“百越”是先秦时代中原华夏部落对长江以南地区诸多部落的泛称,因这些部落纷杂且中原部落对他们不甚了解,故谓“百越”,后来大部分的诸多部落在汉朝时期与中原华夏部落共同互相融合为汉民族。一直到现代,红水河一带的壮族叫布努瑶是“百越”。
        古代百越有众多支系,其中“骆越”最大的一支。“骆越文化”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一些中国学者确认骆越古国的中心在大明山南麓,大明山是骆越文化的发祥地和骆越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其中最能体现骆越文化自身发展特点的是这一地区的青铜文化。《吕氏春秋》、《史记》、《汉书》多有记载。据考古发现,约1万年前,广西境内古人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砾石和磨尖石器。距今1万-6000年前,境内古人逐步走出岩洞与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广西地区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骆越古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骆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纺织文化、航运文化、象形方块字 、铜鼓文化、冶炼制造文化、崖壁画文化、巫文化、三界观、太阳文化、 龙母文化、玉器文化、柱子崇拜文化、干栏式建筑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东南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骆”“洛”“雒”古同,拼音luo,布努语是“烂”的意思。“骆越”布努语是“烂瑶”,“越”布努语是“瑶”。“骆越”是当时外族称,带有民族歧视,布努瑶自称“布努”,“布”是“这个”,“努”是“人”。古典解析:“雒”,鵋鶀也。“鶀”,拼音qí,注解为小鸟。“雒鶀”布努瑶语‘ luò qí ’是‘烂****’的意思。现代人说的“鸡鸡”和“鸟鸟”特指“****”,并引伸到“鸡和蛋”,“鸡鸡”是“****”,“蛋蛋”是“睾丸”,又延伸到“鸡头”和“鸡婆”,“鸡头”原指“****的头”(即男性龟头),后特指卖淫妓女的男首领。“鸡婆”指“卖淫妓女”,卖淫妓女的女首领叫“老鸨”,鸨,拼音bǎo ,布努瑶语叫这个“鸨”是“yao bao”,是一种抓小鸡吃小鸡的鸟,就是现在的“鵰”,“鵰”和“屌”同音,口语的“屌”从这里来。
        社会的文明从造字开始,历史文献记载造字是由“仓颉”开始,“仓颉”布努瑶语是“一边想一边记录”的意思,“仓颉”不是一个人名字,是指“这个一边想一边记录的人”。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开始演变而来。什么叫甲骨文: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古人文字,先有语言,后有字,字以象形字开始。如:马,像行字,马字的甲骨文,“马”布努瑶语是“走”。

        一、中国汉字的读音很多是布努瑶语
        例如“赶街”,汉字原本没有,“赶”布努瑶语是“讨价还价”,“街”是“斗”,古代的“斗”是一种量东西的器具。当时也没有“集市”和“街”,只懂得到“那个地方”去“为东西(要斗量)讨价还价”。后来,“那个地方”就成为“街”了,“去那个地方”就叫“赶街”。
        汉语古文有布努瑶语,像“苟富贵,勿相忘”,“之乎者也”之类的。
        先说“之乎者也”,汉典这样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之乎者也”是古汉语的文言助词。如: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其实“之乎者也”是布努瑶语,“之”布努瑶语是“这”和“这个”,“乎”是“声音”和“话”,“者”是“我”,“也”是“喊”和“讲”。“之乎者也”整句的意思是:“这声音由我喊”和“这个话由我讲”。(汉族口语“老者”也是“我”的意思,“也、曰、言”同一个意思,就是“讲和说”)
        再说“苟富贵,勿相忘”: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解析:苟,如果。富贵,名作动,富贵了。勿,不要。相,指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忘,忘记。释义:“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大家”。其实“苟富贵,勿相忘”是布努瑶语,“苟”布努瑶语是“你”,“富”是“喝”,“贵”是“乖”和“聪明”,这句话是说“你聪明得吃得喝了”。“勿”布努瑶语是“不要骗”和“不要忽悠”,“相”是“想念”,“忘”是“忙”,这句话是说“不要骗我说你很忙不想到我了”。古语“苟富贵,勿相忘”整句的意思是:“你将来聪明得吃得喝了,不要骗我说你很忙不想到我了”。
        汉字“买卖”这两个字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最先出现是布努瑶语,布努瑶语“卖”是“果子狸”,汉族口语是“白面”。为什么叫“果子狸”是“白面”,因为这个果子狸的脸是白的。那汉字的“买卖”和“果子狸”有什么联系呢?有,不仅有,还非常有意思。当时社会有妓女(口语是鸡婆),布努瑶语称“妓女”是“母果子狸”,因为妓女的脸上都涂白胭脂做底色,就像“果子狸”的脸一样(果子狸是山上一种动物,身子是黄色和灰色,脸是白色),称“嫖客”是“公的果子狸”。为什么?因为“果子狸”白天不出来,晚上才出来偷野果吃,正如“妓女”和“嫖客”晚上在春楼“偷人”。有妓女有嫖客就有******,就要钞票和钱财来做交易,一个卖身(女),一个买睡(男),久而久之,妓女和嫖客的称呼就变成“买卖”的意思了。汉字在造字的时候,得钱财为“卖”(在“买”的头上有个+),失钱财为“买”。
        中国有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根据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周。夏朝 (公元前2224年--1766年),商朝 (公元前1766年--1122年),周朝 (公元前1122年--771年)。
        “盘古”布努瑶语“盘”是“朋友”和“伴”,“古”是“旧”,“盘古”是“旧朋友”和“旧伴”的意思。
        “三皇”之一“伏羲”(即庖羲)布努瑶语是“语叙”和“懂得叙”;之二“女娲”布努瑶语是“休息抱”,指女人;之三“神农”布努瑶语是“犁田种稻谷”,指男人。“三皇”是上古时代传说,“三皇”布努瑶语“三”是“算”,“皇”是“讲”,是“算起来讲”的意思。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中国上古真实人物。“炎”布努瑶语是“带领”,即“部落首领”,“帝”是“开始”。“炎帝”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姜”布努瑶语是“烧”,后来,汉字发明后,叫“带领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首领的人”是“炎帝”。造字“炎”带有“火”,“帝”特指“这个人”。
        “炎帝”的原始部落推断在现广西大化县板升乡弄雷村,瑶族。(炎帝和蚩尤的族旗图案一样)
        “黄帝”即“公孙轩辕黄帝”是中国历史上的部落首领。“公孙”布努瑶语是“根接”,“轩”是“真”,“辕”是“父”,“黄帝”是“开始说”的意思。汉字“黄”造字的结构和意思是“共田”的人,即“同一个部落的人”,“帝”是由“立”的变体字(“立”布努瑶是“选”的意思)和耙田的工具“巾”(这里的“巾”是象形字)组成。“黄帝”不是一个人的名字,由于他是“部落人选出来的首领,能说得话,有权威,后称这个人叫“黄帝”,“公孙轩辕黄帝”的意思是“真正接父开始说得话的这个人”,“黄皮肤”和“黄种人”从“黄帝”来。“黄帝”的原始部落在现广西东兰县大同乡信河村戈来屯,红水河河畔,汉族。“戈”同“根”,“戈来”布努瑶语是“根立”的意思。
        “尧”布努瑶语是“婆”,最古老的一个祖婆,是上古时代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尧”的原始部落在现广西东兰县大同乡信河村板核屯,瑶族。
        “板核”布努瑶语“板”是“摆”,“核”是“东西”,是“摆东西做买卖”的意思,壮族语“板核”是“去街”。联盟部落还有现在的“坡圩屯”“巴华屯”和“板华屯”,坡圩屯的“坡”布努瑶语是“爸”,“圩”是“街”(汉语),即“父亲的街”。巴华屯的“巴”是“懂得”,“华”是“话”,是“懂得说”的意思,板华屯布努瑶语是“摆说”的意思。
        “尧帝”指“婆这个人”。
        “舜”布努瑶语有三个意思:一是“蜂王”,即“部落首领”。二是“筛田”,即“种田”。三是“骂”。造字时,把“爱很多牛”组成“舜”字。
        “舜帝”指“当首领这个人”。《山海经》里面记载:在上古部落时代,“舜”还在种田的时候,非常有能力,联盟部落首领“尧”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后“舜”迁居“妫水”(现是广西大化县板升乡街上的小溪),舜部落的人喝这里的水,就叫“妫水”。“妫水”布努瑶语两个意思:一是“地方的水”。二是“聪明的水”。因“舜”在“姚墟”,所以     用“姚”和“妫”为姓,这里的“姚”同“尧”,“墟”同“圩”(汉语),“姚墟”就是“尧圩”,即“婆的街”,后“舜”部分后代也以“妫”为姓。
        “舜”的原始部落在现广西大化县板升乡升平村上村屯,壮族。
        “禹”布努瑶语是“指”,他“指挥”部落人引水灌溉种稻田。“大禹”布努瑶语“大”是“看”,“禹”是“指”,是“又看管又指挥”,即“部落首领”。
        “禹帝”布努瑶语是“这个人指了”意思。
        “大禹”的原始部落推断在现广西东兰县大同乡大同村,先在大同,“大同”布努瑶语“大”是“看”,“同”是“田”,意思是“看田”,后搬迁到宜州。“宜州”布努瑶语“宜”是“指”,同“禹”,“州”布努瑶语是“灶”,意思是“指定灶在这里”,成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夏”布努瑶语有三个意思,一是“瞎做”,二是“安排、吩咐、命令”,三是“怕”。“朝”同“巢”(汉语)。有一条河流穿过宜州叫“龙江”,由于“皇帝”(即大禹)穿“龙袍”,王妃拿“龙袍”去宜州河去洗,人们就叫宜州河是“龙江”,龙江与柳江汇合,再流入红水河。
        由于历史文献里有“黄帝”“炎帝”与“蚩尤”,这里就说“蚩尤”这个人,“蚩尤”是瑶族先祖,“蚩”布努瑶语是“****”,指男人。“尤”是这个人的“名”,(造字有虫是男,大禹的禹字里有虫,是男)“蚩尤”是“尧”的儿子,后来“蚩尤”成为“九黎族”的首领。
        “蚩尤”为什么打“舜”原因是:“舜”是部落首领,时不时骂种稻田的人,“蚩尤”抱打不平,反“舜”,拉部落里的一帮人另立山头(九黎族:布努瑶语是“我另做”)。“舜”看到“蚩尤”另立山头,请“黄帝”来和他一起打“蚩尤”,在“阪泉”这个地方打了一次大战,历史叫做“阪泉之战”。“阪”同“板”,板升有一口幽深的大泉水,过去常年溪流,有野生大小水生动物,现由于干旱,有时断流,泉溪流入红水河。“阪泉”是“板升的泉水”。  
        “板升”布努瑶语“板”是“打”,“升”同“舜”,意思是“打舜”。
        “蚩尤”的原始部落在现广西大化县板升乡弄雷村弄雷屯。
        离板升不到50公里有一个地方叫“铜坑”(现广西南丹县大厂镇),布努瑶语“铜坑”是“崽煮”,是“冶炼铜”。原始部落人在刀耕火种的过程中,发现大火烧过的地方熔化出一些矿物质(铜,熔点低,就拿来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从此就开始有了冶炼技术,青铜器就出现了,东兰县都安县大化县巴马县的铜鼓(青铜器铸造)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是现代世界上铜鼓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这是地域独特的一种现象,其他地方也可以生产或者购买,但没有传下来,因为不是他们老祖宗的东西,他们不敢买,古时候人们很迷信,不是你的东西不能买,也不能收留和保存,会受到诅咒。
        “龙”从“蚩尤”来,由于“蚩尤”会冶炼铜技术,他身上披铜片鱼鳞铠甲,头戴牛头盔甲,造字的时候,在“尤”字加多一笔变成“龙”,同时画“龙”的时候,以“蚩尤”这个“头戴牛头盔甲,身披鱼鳞铠甲”为原型,艺术加工成“龙”这个“动物”,“龙子龙孙”和“中国是龙的故乡”由这里来,“龙”布努瑶语是“大”的意思。
        二、中国的很多地名是从布努瑶语来的
        “桂林”布努瑶语“桂”是“地方”,“林”是“恋”,意思是“这个地方很好玩很留恋”。“林”瑶语还有一个意思,是“乱”的地方。为什么布努瑶说这个地方很乱,因为秦始王带兵来攻打“百越”,为了运输战争物资方便,在“桂林”修建灵渠,从湖南湘江打通到灵渠,当时没有公路,水路就是现在的公路,汉语地名“桂林”是跟布努瑶语。
        “广东”布努瑶语“广”是“地方”,“东”是“子”,“广东”是指“那个地方是皇帝的子民”,汉语地名“广东”是跟布努瑶语。
        “广西”布努瑶语“广”是“地方”,“西”是“叙”,“广西”是指“叙说人类的起源--密洛陀造天地”,汉语地名“广西”是跟布努瑶语。
        “咸阳”布努瑶语“咸”是“真正”的意思,“阳”是“皇帝”,“咸阳”是“真正皇帝”的意思,汉语地名“咸阳”是跟布努瑶语。(注:秦始王打下六国后,第一个建都就是在咸阳,成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所以是布努瑶承认是真正的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210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由于秦始王灭了六国,虽然统一了六国语言,但在民间还存在不同的口音和语言,之所以,造成了中国汉字同音不同字,同字不同音。同音不同字如:“真”和“甄”、“轩”和“萱”、“话”和“桦”等,都是同音字,但字不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同字不同音即多音字,如:行,“行走”读 xíngzǒu,“银行”读yinghang,等等。
        “洛阳”古称“雒阳”,布努瑶语“洛”是“烂”,古时“雒”“洛”“骆”相同,都是烂的意思,“阳”是“皇帝”, “洛阳”是“烂皇帝”的意思。为什么说“洛阳”是“烂皇帝”,因为,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迁都洛阳,频繁发动战争,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因此,叫“烂皇帝”。汉语地名“洛阳”是跟布努瑶语。
        (注: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都。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千年帝都”。)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孔子”(鲁国人),在鲁国时,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后孔子被奸人所害,被鲁国国君赶走,周游列国。“孔子”布努瑶语是“赶”的意思,“子”是当时有文化的人都叫“子”,如:老子《道德经》创始人、庄子(道教代表人物)、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孙子(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孔子也是汉字跟布努瑶语,孔子,名丘,字仲尼。“丘仲尼”布努瑶语“丘”是”求“,“仲”是“金”,“尼”是“银”,是“讨金银财宝”的意思。孔子开办私塾,招学生,收学费。“私塾”布努瑶语是“造书”的意思,“六经”是孔子造的,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的“行”布努瑶语是“告诉”的意思,有“教育”之意,不是“行走”的意思。“三人”指“你我他”为“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说:三人之中,其中有人教育我们,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师。“三”还有另外的意思:道教理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即万物,这里的“三”就是指千千万万的人。
        唐代著名诗歌《悯农》是由瑶族语壮族语汉族语组成。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译文
        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这首诗歌题目“悯农”就是布努瑶语,“悯”是“掐”,“农”是“小米”,就是“割米”的意思。“锄”布努瑶语是“做”,“禾”壮族语是“工”,“锄禾”即“做工”,“辛苦”布努瑶语“辛”是“真”,“苦”是“割”,就是“真割”的意思。
        列举一些汉字以布努瑶语形成:
        甲骨文:布努瑶语“甲”是“抓”,“骨文”是“你的”,意思是“抓你的”。
        古代:布努瑶语“古”是“旧”,“代”是“对”,意思是“旧对”。
        年代:布努瑶语“年”是“记得”,“代”是“对”,意思是“记得对”。
        过年:布努瑶语“过”是“你”,“年”是“记得”,意思是“你记住旧历第12个月的最后一天为‘过年’”。
        男:布努瑶语是“累”。
        女:布努瑶语是“休息”。
        部落:布努瑶语“部”是“进”,“落”是“抢”,意思是“加入抢地盘的这个团队成为这个族人”,“部落”布努瑶还有一个意思是“坐牢”。
        秦始王:布努瑶语意思是“成说得话的人”。
        汉高祖:布努瑶语“汉”是“另”,“高”是“公”,“祖”是“做”,意思是“汉朝是公做的”。
        中华:布努瑶语“中”是“我”,“华”是“话”,意思是“我讲我话”。
        国家:布努瑶语“国”是“你”,“家”是“抢”,意思是“你抢的地盘”。
        北京:布努瑶语“北”是“我们”,“京”是“熟悉”,意思是“我们熟悉的地方”。
        西安:布努瑶语“西”是“叙”,“安”是“朝代”。
        埃及:布努瑶语是“我两个记”的意思。
        印度:布努瑶语是“愿意读”的意思。
        古巴:布努瑶语是“你懂”的意思。
        希腊:布努瑶语是“玩耍”和“抢夺”的意思。
        金字塔:布努瑶语有两个意思:一是“真做看”;二是“真故意砌”。
        角斗士:布努瑶语有两个意思:一是“你赌输”;二是“你打输”。
        罗马:布努瑶语“罗”是“烂”,“马”是“去”,意思是“烂去”。
        大米:布努瑶语“大”是“看”,“米”是“妈”,意思是“看母亲的果实”。
        梵文:布努瑶语是“婆的”。
        杜康:传说古代第一个造酒之人,布努瑶语是“那个煮的人”。
        鲁班:传说古代第一个造房子之人,布努瑶语是“那个相互帮忙的人”。
        牛顿:布努瑶语“牛”是“追”,“顿”是“对”,意思是“追对的人”。
        法拉第:布努瑶语意思是“发来了”。
        霍金:布努瑶语“霍”是“声音”,“金”是“真”,意思是“你讲是真的”。
        爱因斯坦:布努瑶语是“爱因”是“看来”,“斯坦”是“做对”,意思是“看来是对”。
        希特勒:布努瑶语是“希”是“注意”,“ 特”是“崽”,“ 勒”是“烂”,意思是“注意那个烂崽”。
        ******:布努瑶语“原”是“引”,“子”是“故”,“弹”是“挨”。
        马云:布努瑶语“马”是“那个”,“云”是“带领”,意思是“那个带领的人”。
        马化腾:布努瑶语“马”是“那个”,“化”是“说”,“腾”是“对”,意思是“那个说对的人”。
        香港:布努瑶语“香”是“厉害”,“港”是“争吵”,意思是“争吵很厉害的地方”。
        祖:布努瑶语是“猴”。
        陀:布努瑶语有两个意思,一、“单独一个”,二、“讲”。
        密洛陀:布努瑶语是“一个最古老的祖母”。(布努瑶神话)
        布洛陀:布努瑶语是“一个最古老的祖父”。(壮族神话)
        东诺:布努瑶语“东”是“断”,“诺”是“人”,意思是“断肚脐成人”。(布努瑶自称‘东诺’)“诺”同“努”,布努瑶的“努”从这里来。
        东兰:布努瑶语“东”是“断”,“兰”是“绳子”,意思是“断地界到那里”。(现广西东兰县)
        都阳:布努瑶语意思是“当小官的人”,原先指人,现在指地方,是广西大化县都阳镇。(都阳现在还保留有土司遗址)
        都安:布努瑶语是“都”是“接”,“安”是“朝代”,即广西都安县。
        九圩:“九”是“我”,汉语“圩”同“溪”,夷江源头,夷江流过都安县的百旺乡北大岭汇入红水河。(现广西河池市一个乡镇)
        信河:布努瑶语“信”是“真”,“河”是“喝”,是“真喝”的意思,地方名称,现是广西东兰县大同乡信河村,信河村有红水河的一个小支流,流过“黄帝”住的部落,汇入红水河。
        江门:布努瑶语“江”是“泄”,“门”是“妈”,意思是:母亲的河水流过这里。
        澳门:布努瑶语“澳”是“水”,“门”是“妈”,意思是:大海就是水的母亲。
        啊门:布努瑶语是“妈妈”的意思,基督教祷告到最后的结束语,“啊门”意思是“妈妈,我讲完了”。
        印度方言的“妈妈”也叫“门”和“密”。
        门:世界很多国家的语言都是“妈妈”和“母亲”的意思。
        大海:布努瑶语“大”是“看”,“海”是“栏”,意思是“看栏的地方”,造字“栏”同“浪”。
        九州:布努瑶语“九”是“我”,“州”是“灶”。
        世界:布努瑶语“世”是“叙述”,“界”是“界线”。
        百越:布努瑶语“百”同“北”,自称“我们”,“越”同“尤”,意思是:我们是蚩尤族人,即现在的布努瑶族。
        九黎族:布努瑶语“九”是“我”,“黎”是“另”,“族”是“做”,意思是“我另做一个部落”。
        诛灭九族:布努瑶语“诛”是“引诱下圈套”,“灭”是“掐死”,意思是“杀死蚩尤这个族人”。
        贵州:布努瑶语“贵”是“地方”,“州”是“金子”,是“有金的地方”。(现中国西部省)
        遵义:布努瑶语“遵”是“真”,“义”是“银子”,是“真银”的意思。(现贵州遵义市)
        龙滩:国家级大型水电站,亚洲最高拦河坝,水电站建址在广西天鹅县,布努瑶语是“龙挡”的意思。
        岩滩:国家级大型水电站,红水河十级水电站之一,水电站建址在广西大化县岩滩镇,布努瑶语是“父挡”的意思。
        龙:布努瑶语“龙”有三个意思,一是“大”,二是“铜”,三是“龙”。
        朝廷王室各称呼跟布努瑶语:
        皇帝:布努瑶语“皇”是“说”,“帝”是“的”,“说的”指“皇帝”,是“按这个人‘说的’去执行,说明这个人是很有权力和很有权威的”,即“皇帝”。
        皇后:布努瑶语是“皇”是“说”,“后”是“声音”,意思是“跟皇帝说的人”,即皇帝正妻。
        皇太后:布努瑶语“皇”是“说”,“太”是“得”,“后”是“声音”。意思是“说得话”,指“皇太后”是“说得话”的人,即“皇帝”的母亲。
        贵妃:布努瑶语“贵”是“远”,“妃”是“奴隶”,意思是“从远来的女奴隶”。即皇帝的妻妾,权力次于皇后。贵妃娘娘,“娘娘”布努瑶语是“唠叨”的意思,单独“娘”一个字指“母亲”,那个爱“唠叨”的人是我们的“母亲”。
        太监:布努瑶语“太”是“挨”,“监”是“阉”,意思是“挨阉”之人。
        丞相:布努瑶语“丞”是“成”,“相”是“告诉”,是“成为告诉皇帝的人”。
        宰相:布努瑶语“宰”是“请”,“相”是“告诉”,是“请这些说话的人”。
        奴隶:布努瑶语“奴”是“人”,“隶”是“来”,是“人来”的意思。
        三、人类历史的语言是随着环境和事物在演变
        “逐鹿中原”是一个汉语成语,解释: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逐鹿中原”意思是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其实“逐鹿中原”是从布努瑶语出来的,“逐”布努瑶语是“打”的意思。“鹿”布努瑶语是“馿”的意思。“中原”布努瑶语是“平地”的意思。“逐鹿中原”意思是说“在平地鞭打馿马进行战争”。
        “逐鹿”布努瑶语开始是“爱玩”过后是“浸掩”再是“跑路”最后是“我咒”,音调也随着变化。为什么是这样演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不为人知的事。原来是:原始语言的地点是在广西大化县板升乡弄雷村红水河段(古代叫逐水)河边(现在是广西东兰县大同乡平勇村河对面)当时还是原始部落,非常好玩,“逐鹿”就叫“爱玩”,过后部落人发现野生棉花可以织布,并可以要树叶和草叶染色,“逐鹿”又叫“点浸”(部落人拿染色的布料到“逐水”洗,把河水染红,“红水河”因此得名)之后,就在这里部落和部落发生冲突打战,有些部落就带着人马“跑路”(跑到中原一带,有躲藏的意思),最后是一个部落“诅咒”另一个部落。
        开始“平勇”是“平原”,后面变成“中原”,“逐鹿中原”开始是“爱在平勇这个地方玩”后面演变成“在中原打战”。
        鹿:布努瑶语有四个意思:一是“换”,是“交换女人”原始社会部落有交换女人的习惯,由于当时部落内部的一个女人可以和很多男人性交,生下的小孩体质弱(近亲),同时也不知道是哪个男人配的种,所以部落人以母亲为大,母系氏族就是这样来的。之后部落与部落之间就交换女人“来传宗接代”。二是“玩”,和壮语一个意思。三是善意的欺骗。四是平地一带。(造字,把“比较宽广”的地方组成“鹿”字)
        北大领:布努瑶语“北”是“我们”,“大”是“看”,“领”是“垮”和“像模像样”,意思是“我们看垮了的地方很像模像样”。
        “北大领”地址在红水河河畔,广西河池市都安县百旺乡八甫村,遗址经过考古,大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巨型石器加工场,数以万计的石砧、石锤、砺石等制作石器的工具出土,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成为中国考古界的一大奇观。这个石器加工场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加工场,面积大约是12000平方米,这里是来料加工交易生产,产业链一应俱全,(百旺: “百”同“北”, 布努瑶语是“我们”的意思,“旺”布努瑶语是“讲”的意思)在上古时期生活着一个规模庞大的原始部落群。
        夷江(古称刁江)龙更河,源于大厂镇龙更村拉鹰屯地下河。拉么河,发源于南丹县笼箱盖,自北向南流经拉么、龙藏至墨村附近汇入刁江。车河河,源于南丹县城关镇拉所村,自北向南流经堂汉、五一矿、车河至八步村拉黑屯汇入刁江。夷江流过北大领,汇入红水河。
        《圣经》里的“亚当”布努瑶语“亚”是“婆”,“当”是“崽”,即“婆的小孩”,这个“婆小孩”的男人叫“亚当”。“夏娃”布努瑶语是“瞎说”,这个“瞎说”的女人就叫“夏娃”。“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尝禁果之后,就有了人类。(注:《圣经》里说的“伊甸园”在东方,即中国。)
        犹太人是中国“蚩尤”一个分支,“犹”同“尤”,“太”是“儿子”,“犹太”布努语意思就是“蚩尤的子孙”, “耶路撒冷”布努瑶语意思是“这个平的地方怕乱”。
        古印度的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这个人的名字是梵文,布努瑶语是‘叙说老祖宗的事要好好去想’)。“释迦摩尼”不是他本人的名字,而是特指“叙说始祖”的这个人,即佛教始祖,后成为“佛陀”也是人们常说的“如来佛祖”。
        玛雅人(Maya peoples)布努瑶语即“妈和婆”,玛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构成了多样的美洲土著人民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
        玛雅人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约有200万人,使用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基切语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这里的“尤卡坦”是布努语“瑶公的子孙后代”)和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
        玛雅宗教以一个信仰各种自然界神的“万神庙”(类似布努瑶的“祖庙”)为基础,包括日神月神、雨神和玉蜀黍神,玉米神是”尤姆卡什”(这个玉米神也是布努语:是“由他们的祖宗说”)
        尤卡坦半岛 Peninsula of Yucatan,尤卡坦半岛亦译犹加敦半岛;西班牙语作Península de Yucatán,,多年来墨西哥人称为玛雅潘Mayapan(这里的“玛雅潘”布努瑶语是“妈和婆的朋友”的意思,是古玛雅文化的摇篮之一。
        人类从猿猴转变成人进入原始社会,由游猎到农耕,瑶族和壮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壮族先祖种植水稻,布努瑶先祖种小米,“农”汉族泛指“农作物”,而布努瑶语的“农”有两个意思:一、是“小米”,二、是“吃”。布努瑶祖先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他们是种“小米”的先祖,每天在吃饭之前先说一下先祖“农尤”,“尤”即“蚩尤”。一直到现在,布努瑶口语讲“农尤”就是“吃饭”,意思是:我们这个族人是“种植小米的蚩尤”后代。
        布努瑶圣母“密洛陀”和壮族先祖“布洛陀”。“密洛陀”布努瑶语“密”是“母亲”,“洛”是“来”,“陀”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读”,再一个是“单独”,“密洛陀”是布努瑶神话传说的圣母“造天地万物的人”。在母系氏族社会,母亲是权威,只有母亲才能读(说和讲)圣母“密”造天地万物的故事。壮族先祖“布洛陀”也是这样,布努瑶语“布”是“父亲”,“洛”是“来”,“陀”是“读”和“单独”的意思。现在壮族地区有些说“布洛西”,“西”布努瑶语是“叙”,也和“读”一个意思。“布洛陀”是壮族神话传说的先祖“造天地万物的人”,壮族的“布洛陀”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人类数字的起源与布努瑶语
        从数字“一”开始:
        “一”布努瑶语是“同意”和“愿意”的意思,那么原始先祖是怎么发明这个“一”字呢?原来在母系氏族原始社会,母性是权威的,她为了传宗接代才同意与男人性交,原来“一”代表“一个人”,这个“一”横着睡,是个“女”的。再来“一”笔在横着睡的“一”上面,后来这个“一”是“男”的,一上一下合成“二”,“二”布努瑶语是“出来”,是“出来性交,繁殖后代”的意思。之后女的生“一”个“子”,这个“子”是“多”出来的“一”,所以在“二”上面多“一”笔成“三”。“三”布努瑶语是“我们”的意思。在这里说“道”这个字,这个“道”特指“阴道”(汉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生无穷无尽。中文的“一”+“一”等于“二”,“一”+“二”等于“三”,“一”+“三”等于“四”,“一”+“四”等于“五”,“一”+“五”等于“六”,“一”+“六”等于“七”,“一”+“七”等于“八”,“一”+“八”等于“九”,“一”+“九”等于“十”,这些中文汉语的“一”到“十”和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发明)一样,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从“十”以后就进位了,“一”+“十”等于十一,“一”+“十一”等于“十二”,以此类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数字最原始是从中国发源出去的,阿拉伯数字在汉字的基础上演变的,中国的“一”是横着,他们把“一”竖起成“1”,那“二”怎么造?就是把“1”的两头加长,上面弯长一点,下面弯直一点,变成“2”字,“三”也是这样,把“2”在下面再弯长一点,变成“3”, 1+1=2,1+2=3,1+3=4,1+4=5就是这样来的,以此类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世界万物的数字计算从这里来。中国的周易八卦也是从“一”+“一”来的,第一个“一”代表“女”是“阴”,第二个“一”代表“男”是“阳”,阴阳就是万物的代表,就像物理学的“一正一负”,如:磁铁N是正极,S是负极,还有正电子和负电子,正分子和负分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等等。中国古人把太阳看做“阳”(男人,有阳具),把月亮看做“阴”(女人,有阴道),有意思的是:女人每一个月发生的月经竟然真的和月亮有关系,经过科学测试,月亮的变化对女性的月经有直接的影响和关联。
        “圆周率”从“一到九”来的,用九根小棍子,从一“排”到九围成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就是“零”,再计算圆圈这个值的常数,最后约等于3.1415927。(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
        古代希腊人为了纪念“蚩尤”把“尤”去掉上面,就变成“π”了,读音同“排”,圆周率π≈3.1415927,“排”布努瑶语是“我们”的意思。
        五、“红水河”名字的来由
        古代有一条河,历史文献叫“涿水”,即现在的红水河。逐,布努瑶语是“用东西点到水”的意思。
        原始染布,部落人染布有四种颜色,其中“红黄蓝”为所有颜色的基础,红色,用一种草叶来泡制。(这种草一直到现在都种在菜园里)
        黄色,用一种花来泡制,当地汉族叫“三月花”。
        蓝色,用一种小树来泡制,当地汉族叫“蓝靛树”。
        黑色,用大树叶来泡制,就是现在的枫树。
        “三月花”和“蓝靛树”是一种稀有的树种,就生长在板升乡弄雷村和大同乡平勇村沿红水河一带,具有特别地域的染色原料。“三月花”很特别,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染色。二是可以煮饭吃。三是香味独特,闻之兴奋,心旷神怡。
        由于古代部落瑶族和壮族有染布的技术,服饰非常丰富多彩,(瑶族丰富的民族服饰传统一直保留到现代,壮族每一年的农历三月三祭祖,染五色糯米糍粑过节)这是瑶族和壮族的特色,皇帝贵族的服饰也是瑶族壮族服饰。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王大部分都是瑶族壮族当皇帝(汉字用布努瑶语壮族语来造字,是因为当权者是瑶族壮族),汉族真正当皇帝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
        汉高祖刘邦:布努瑶语“汉”是“又”,“高”是“公”,“祖”是“做”,意思是“公又做一个王朝”。刘邦:“刘”是“善意的欺骗”,“邦”是“我们”,“刘邦”不是真名,整句意思是“善意欺骗我们帮助他又建立一个朝代的人叫‘刘邦’,建朝后叫“汉”。
        由于原始部落的人(瑶族和壮族)拿染色的布料到“涿水”洗,把河水染红,“红水河”因此得名,(红水河上游是南盘江,下游是黔江),红水河流到广东江门进入大海。
        红水河,亿万年的河,中国历史文明发源的河,炎黄子孙神往的河,世界华人朝拜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