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壮族在线 正文

艾圩:浪漫“三·廿五” 欢歌壮乡情

2019-04-30    来源:大化瑶学会 韦汉国    点击:2082次

       浪漫“三·廿五”,欢歌壮乡情。4月29日,农历三月二十五,素有“山歌之乡”美称的大化县羌圩乡艾圩村壮族同胞,身着节日的盛装,哼着多情的歌谣,与来自本乡及周边的巴马、东兰、凤山、大化等县的各民族群众、民间歌手、游客朋友一起欢聚在艾圩村歌场,用激情和歌声拉开了壮族同胞一年一度“三.廿五”传统歌节的序幕。
艾圩村“三·廿五”山歌盛会主会场。(韦汉国   摄)
 
       今年艾圩“三·廿五”歌节的主会场临时设在贺巴高速公路艾圩段一截宽平的砂石路面上,源源不断的车流、人流,激情荡漾的笑声、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成为一幅难得一见的团结和谐、民众同乐的民俗画面。活动内容包括对唱山歌、抛绣球、尝美食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特别是对唱山歌所有参赛的壮族男女青年歌手,穿着盛装,纷纷登台,引吭高歌,互唱互答,胜意全然写在脸上。那清亮的歌喉,动人的歌声,含蓄的歌词,传递着幸福、祥和与快乐,唱出了壮家儿女的一缕缕心声,点燃了每个人心头火热的激情,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使人感受到壮族“歌圩文化”的艺术魅力。
歌会主会场车流人流涌动,热闹非凡。(韦汉国   摄)
 
       主会场活动结束后,各分会场随即自发启幕开来。只见在公路旁、竹林下,在河溪边、稻田间,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是一个个歌会分会场,凡是打伞的地方都有男女青年在对歌。有两人对歌,也有三人对歌的,人数不限,组合自由。壮族男女青年个个精神饱满,青春洋溢,大胆地放开歌喉,尽情地倾诉着自己内心的情愫与爱意,倾诉着对新时代壮乡美好未来的憧憬,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使小小的艾圩屯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到处都是歌的海洋。
艾圩村人山人海,歌声荡漾。(韦汉国   摄)
 
       羌圩乡艾圩村“三·廿五”歌会的来历,相传有四个版本的传说,即:“山歌传情说” 、“神奇宝库说”、“反抗包办婚姻说”、“红色革命歌说”。无论哪一种传说,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寄托着壮乡儿女朴实的生活愿望,记录下艾圩山歌的历史渊源。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山歌传情说”是这样描述的:相传在古老的年代,天帝的瑶池府里居住着王母娘娘和许多美丽的仙女,王母娘娘见凡人多庸碌无情,便准予何仙姑带着一批仙女下凡向苍生传播真善美。仙女们在征途中路过艾圩这个地方,立刻被这里一个奇特的山洞吸引住了。仙女们纷纷走进其中,发现别有洞天:石壁上刻有太阳、月亮和二十八星宿,每棵果树的一个枝头结着好多种不同的水果,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滩下是一片由泉水汇成的湖泊,湖水碧绿透亮,湖光山色甚是迷人。于是,仙女们把人们集中到这个美好的地方,用歌声向他们讲解人性美的世界,教导后代如何明智地生活,歌声在山谷里绵延不绝。仙女们美妙的歌声令众多男女青年萌生了温暖的情愫,他们纷纷跟着学唱这些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于是,每年的这一天,青年男女都纷纷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唱着仙女们唱过的歌谣,传达爱意、互诉衷肠。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人们把仙女降临赐歌的这一天,也就是农历的三月二十五作为他们的一个隆重的节日。每年这一天,羌圩乡及邻近乡镇和周边的巴马、凤山、东兰县的壮族民间歌手和少数民族群众都自发集中到艾圩村来纵情欢歌,传达情思,寄托美好的愿景,人数近万人。渐渐地,艾圩“三·廿五”歌节就演变成了壮族民间自发组织、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盛会,且以唱山歌为中心,始终保持着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壮家人独特民俗,一直沿袭至今。
        (韦汉国  摄影报道)